《考工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手工生产的科学技术文献,也是手工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汇集。西汉时整理经书,因 《周官》 (东汉起称 《周礼》) 6篇中佚 冬官一篇,遂以《考工记》补冬官之阙。从

  《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手工生产的科学技术文献,也是手工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汇集。西汉时整理经书,因 《周官》 (东汉起称 《周礼》) 6篇中佚 “冬官”一篇,遂以《考工记》补“冬官”之阙。从此《考工记》成为《周礼》中重要的一篇,同时也藉《周礼》而流传至今。《考工记》的版本可参阅本书“周礼”条,但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唐宋时期出现《考工记》的注疏单本;自南宋有人提出 “冬官”未亡之说后,元明时期单解《考工记》的著述增多;清代在考据风行之下更是如此。较著名的版本如王安石《考工记解》(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 《周官新义》 16卷附《考工记解》2卷),林希逸 《鬳斋考工记解》 (四库全书本;原本又曾于明万历二十六年由张鼎思补图、屠本畯补释,以题《考工记图解》刊印),徐光启 《考工记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戴震《考工记图》(1935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及1955年本),程瑶田 《考工创物小记》(见其著《通艺录》及阮元《皇清经解》) 等。

  关于《考工记》的作者、成书年代与地点问题,大概从汉代起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沫若推断为 “春秋末年齐国的官书” (见《十批判书》)新文艺出版社,1951,第30页;《天地玄黄》,新文艺出版社,1954,第605页),在学术界已被广泛征引。近年有人主张是战国初期齐国文儒编纂而成,该说法也有理、有据。

  现流行的《考工记》一般分为2卷,总约万余字。前约600字相当该书序言,后分别对木工、金工、皮工、色工、刮摩工、抟埴工计6类30个工种加以论述。其中木工包括轮、舆、弓、庐、匠、车、梓7个工种;金工包括筑、冶、凫、栗、段、桃6个工种;皮工包括函、鲍、 、 韦、裘5个工种;色工包括画、缋、钟、筐、幌5个工种;刮摩工包括玉、榔、雕、矢、磬5 个工种;抟埴工包括陶、旊2个工种。在这30个工种中,有6个工种的文字已阙。它们是段、韦、裘、筐、榔、雕。

  《考工记》以 “百工”为圣人,将手工业列为国中“六职”之一。可见当时手工业在社会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它的技术内容包括车辆制造、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练丝与染色、陶瓷、建筑和水利工程等项目。每项目下有更细的分工。如车辆制造,除 “车人”外,还有专门制造轮子的 “轮人”,专门制造车厢的“舆人”,专门制造车辕的“辀人”等。这种手工艺专门化与分工精细的倾向是当时手工业生产技术高度发达的标志。

  《考工记》在记述各种手工业生产的设计要求、制作工艺外,还力图阐明其中的科学道理,使该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 一本最早、最详细的科学技术文献。

  在车辆制造方面,从运输实践中讨论了斜面引重和车架结构力学知识、惯性现象以及车轮的滚动磨擦与其直径的关系。在弓箭、矢与矛等兵器制作方面,述及复合材料、合理用材、材料性能的分析,提出了检验材料强度与其质量均匀性的经验方法,对箭的结构比例及其飞行力学问题作了经验记述,讨论了皮革形变与其强度的关系。在钟、磬、鼓等一类乐器中,不仅涉及设计规范、尺寸比例,而且阐述其中的振动与声学的经验知识。在青铜冶铸方面,总结了合金比例,提出了火焰颜色与火候气温的关系,成为近世光测高温的滥觞。在练丝染色技术方面,记述了麻织物染色前的预处理技术,以及多次浸染的套色法。在建筑方面,在城镇和宫室的规划设计,最早以文字体现中国传统的轴对称的建筑布置。在水利工程方面,记述了水流与泥沙运动的关系,弯道水流的特性,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有关堤坝设计的定量的科学理论。在实用数学方面,有分数、角度和标准器容积的计算等知识。另外,在陶瓷制造、生物地理分布、动物分类、度量衡、天象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关的记载。值得指出的是,《考工记》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本有关生产管理的科学文献,它通过总体设计、部件标准、乃至分工、选料、检验,以及最优化思想、造型艺术和美学,使所制产品达到 “材美工巧”之的。《考工记》堪称我国古代一部有关手工工艺的科技百科全书。

  《考工记》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很长久的重大影响。历代宫廷之器具制作、礼乐制度的修改往往以《周礼》或 《考工记》为托辞。《考工记》中诸如青铜合金比例的一段文字,为现代冶金史家所称道。元、明、清三代对《考工记》注疏、句解之作逐渐增多,甚而发展到对《考工记》某些篇目或工种进行研究和考订之作。本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随着考古学的重大发展,对《考工记》的研究已从经学、小学转入到活跃的考古学、科技史、物理学、金属学、铸造工程学各界,将出土的先秦文物与《考工记》的文字记述紧相结合、二者互补,从而达到一个崭新的科学认识水平。

  《考工记》所记述的科学技术,其内容之富、时间之早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仅就其编钟制造的一段文字而言,只254字,却将编钟规范、音响效果、调音技术与声学特性都叙述到了,而且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这是古代一篇极为精练的科技论文。以它成书战国初年而论,它比欧洲几乎同样内容的文章要早15个世纪。

  《考工记》大约在唐代随《周礼》而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19世纪传播到欧洲大陆。其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也日益受到欧美学术界的重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