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传昙花三千年开放一次,而且开时只一现即收,所以极为名贵,很少有人见到。前时在南京,昙花一度开放,使得万人空巷,上海某私人花园中,开了昙花,大卖门票,任人参观,听说因此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原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小公务员之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俗传昙花三千年开放一次,而且开时只一现即收,所以极为名贵,很少有人见到。前时在南京,昙花一度开放,使得万人空巷,上海某私人花园中,开了昙花,大卖门票,任人参观,听说因此
俗传昙花三千年开放一次,而且开时只一现即收,所以极为名贵,很少有人见到。前时在南京,昙花一度开放,使得万人空巷,上海某私人花园中,开了昙花,大卖门票,任人参观,听说因此还发了一笔小财。两次机会我都不在场,不免有些遗憾。
光复后,来台湾,听说这岛上昙花很多,时常开放,毫不为奇。一般人的庭园中,差不多都植了数株,任其自开自谢,并不怎样重视。只有一些显要家中的昙花开时,报上才偶然加以报道,其实就在我住的小巷中,就有好几家邻居的院中,时有此花开放,他们并不郑重其事,请人观赏,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所以我虽住在邻近,也没有机会见到。
在我到台未及三月,便很容易地谋得一盆,时时亲自灌溉施肥,树已长到四五尺高了,但两三年还未开过一次花。我在失望之余,只好在晴园老人的客厅中,欣赏他那幅水彩的月下美人图而感到满足了。
昨夜九时,台北植物园中的昙花,有三盆突然同时开放,我听到消息时,已经是在夜间十时了。但机会不可错过,只得匆匆赶去观赏。我们走进植物园的大门,便见睡莲池畔,电炬高张,许多人围在那里,我们知道那一定是陈列昙花的所在了。便大步地走过去,挤入人丛中,果然看见架上陈列着好几盆昙花,一盆中有开到三朵之多的,还有一两朵含苞未放。令人感到奇异的,就是花从叶上生出,由一枝深红的花茎,弯曲地向人前送出一朵洁白的花来。因为它是夜开的,所以花开的方向,不是朝天,而是对人的,但其瓣中的花蕊,却是枝枝都向上伸,下面另有一片大的花心,好像我们口中的舌头一样地,托着所有的花蕊。满开时颇似莲花,而香气也略同,惟有花蕊,则比莲花蕊更薄,简直好像细腻的白纸一样,柔嫩如小孩的肌肤,清香袭人,十分可爱。我们凝视了很久,饱餐了它的清芳,然后才乘车回寓。
这几朵昙花从九时起渐渐开放,我们在十一时到达园中的时候,正值盛开,在我们望着它的当儿又开始在闭合了。听说直到翌晨二时,才完全萎谢。盛开的时间很短,一达盛开的程度,同时便开始闭合。从初放到盛开,要经三小时,从始合到萎谢,也要经三小时。普通的花,在满开之后,便要停止在那种状态上,供人赏玩,经过一个相当的时间才萎谢,而昙花却没有这种时候,所以特别珍贵。
昙花是一个缩写的名词,正同安石国产的安石榴,我们简称石榴一样。在法华经方便品上,说“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又说,“譬如优华,一切皆爱乐。”所谓优昙华,或优昙钵花,或优昙波罗,或乌昙跋罗,略称优昙,我们又把优字去掉而简称昙花,都是从佛经中Udambala的一字翻译出来的。这原有两种:一种只开花而不结实,一种只结实而不开花,只结果而不开花的,即无花果;只开花而不结实的,才是我们所指的昙花。
在《玄应音义》一书上说:“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叶似黎,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亦有花而难值,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这可见佛经中所说的,都是指开花的一种,又因其难得开花,所以借喻稀有之物,为人所喜爱。我们所谓“昙花一现”,便是引用法华经上的词语,说人生短促,好似昙花一开即谢,迅速地就过去了一样。
照佛经的说法看来,昙花决不是一种时常开花的植物,所以有三千年才开花一次的传说,而且说一株开过一次花之后,即永远不再开花。但台湾的昙花,似乎并没有这样珍奇,有的几乎每年都开花,花色有粉白的,也有淡黄的。开花的时候,一株甚至有开出十几朵之多的。虽说如此,一般文人墨客,或附庸风雅的高官巨贾,还是要对之另眼相看,如日本第一次以文人来做台湾总督的田健治郎,就非常爱好台湾的昙花,并给它取了一个很有诗意的芳名,叫作月下美人。所以这岛上,一般人都这样叫它,而不晓得原是昙花。从前他们对之珍惜,是因为他们相信古代隋炀帝所爱赏的琼花,就是这种夜来开放的昙花呢。
我来台两年有半,直到昨夜才见到这种月下的绰约仙姿,觉得果然名不虚传,非寻常花草可比。白牡丹虽号称花中之王,但没有它这样清香,叶茎也不及它这样奇特而朴实。莲花虽出污泥而不染,香味大小略同,而花瓣却没有它这凝脂一般的细腻,且莲花托上那几片欲枯的花萼,也远不如昙花的白花瓣下,那一丛红色的龙须来得美观,而富有奇趣,我在看过这些昙花之后,才觉得隋炀帝之对此特别赏识,是有理由而且至当的。除写此小文以志眼福外,并赘以俚句:岛上名花入夜开,宛然月下美人来;空劳宋玉窥墙久,一现人间便却回。
1953年《三台游赏录》
赏析这是作者初到台湾观昙花开放的记实、记感,保持了早期小品的博雅、隽永之风。1949年8月至10月间,他写了两篇文章记观昙花,本篇外,还有《昙花一现》。可见昙花对作者的魅力。作品先写过去无机会见昙花一现,来台得见一面,果然不凡。由此说开去考谈了昙花的由来,名称的演变、意义,及有关昙花的古今文化故实,终于弄清了昙花为什么惹人喜爱。
一般人对于昙花的看法不外乎两种态度:或因为稀见,所以总想看稀罕;或把它种在自己的家中,常常见它开花,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这都不是真正的艺术鉴赏者。因为这两种态度并不一定知道昙花美的真谛。昙花的惹人喜爱主要有:
一、昙花美而难求。昙花仙姿绰约,牡丹虽美,不如它花香叶奇;莲花虽香而高洁,不如它花瓣细腻,花萼美观奇趣。暮落则缓缓开放,开足便慢慢凋谢“宛然月下美人来”,天明便萎谢了。多时不开,每开又仅一现,不能不让留连。
二、与昙花相连接的文化故实增加了昙花的魅力,人们虽然不明白昙花来自佛经所谓“优昙波罗”“乌昙波罗”,但文人墨客、高官巨贾对之另眼看待,称之曰“月下美人”或“琼花”,这就加强了昙花的诱人,提高了它的知名度。一种花当它融进文化内涵之后,常会让人刮目相看。
三、昙花之美而又转瞬即逝,犹如人生之短促,宝物之稀有。《法华经》中的比喻是一种人生体味。对于昙花的爱之中,渗透了人们热爱人生的热情和惆怅相混和的情绪。
钱歌川的小品,漫谈而随意,但这些意思是时隐时现中说出,在写作手法上有时白描,有时絮谈,有时用对比,结尾还欣然题诗一首,显得雅趣难得。读这篇小品,正如口含橄榄,越品越觉余味无穷。难怪作者用笔名“味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