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它的魅力是无穷的。 日前,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李琦同志的大手笔《毛主席走遍全国》,我的心立刻燃烧起来,灵感涌如喷泉。这幅肖像,对我说来,有着似曾相识的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原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小公务员之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它的魅力是无穷的。 日前,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李琦同志的大手笔《毛主席走遍全国》,我的心立刻燃烧起来,灵感涌如喷泉。这幅肖像,对我说来,有着似曾相识的
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它的魅力是无穷的。
日前,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李琦同志的大手笔——《毛主席走遍全国》,我的心立刻燃烧起来,灵感涌如喷泉。这幅肖像,对我说来,有着似曾相识的旧雨之感,又充满乐莫乐兮新相知的欣喜之情。六十年代初,第一次欣赏它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样四行小诗:
“一顶草帽手中拿,
刚回来还是又要出发?
群众生活心头挂,
您把全国当作家。”
这幅画像,形似神更似。它没有标准像的庄重严肃,它的动人之处是极端朴素,十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另一个平易近人的方面。从衣着上,从神情上,嗅到了仆仆风尘与泥土的香味,也感受到关心人民、为他们的幸福席不暇暖的一颗高尚精诚的金子般的心!
这幅画像,极单纯,没有背景,但人们可以想象到他背后的五岳江河;也没有着意突出什么,它平平实实地写出了毛主席的真人。李琦同志手中这支淡墨笔,不仅画出一个伟大人物,也反映出他个人对毛主席的崇敬、亲切的一颗赤诚的心。
艺术,需要技术,那是皮毛,心神交感,才是艺术的灵魂。
由此,我联想到了毛主席的两幅照片。一张是,毛主席在延安和两个“小八路”的合影,看了叫人动情。另一张是,毛主席回到离别了32年的故乡——韶山,和几十个红领巾团聚联欢,毛主席这个“少先队里高大的人”,脖子上也系一条红领巾。你笑,我笑,他笑,个个都笑,“笑的风要把人身撼动,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上边引的诗句,出于我写的《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结尾两句是这样的:“真想挤进这队伍里去,脖子上也系上条红领巾。”
这两帧照片,摄影艺术家捉住了一纵即逝的最宝贵的刹那,给我们留下了毛主席可敬、可亲、可爱的形象。每次我看到它们的时候,看一眼还想再看一眼,舍不得离开。今年我们编辑了《毛泽东诗词鉴赏》,我特意挑选出来插入书里去,愿与天下读者共赏。
在看了李琦同志的这幅艺术珍品之后,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这两张照片,因为这三者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令人亲切地感觉到毛主席是人民的伟大领袖,又是人民队伍中的一员。
毛主席像汪洋大海,当雷电交加,风暴骤至,它波浪滔天,伟力震撼,令人骇叹而钦仰;当风平浪静,一碧万顷,令人喜悦,真想轻声为它唱一支赞歌……
我喜爱李琦同志绘制的这幅肖像,喜爱郭沫若同志为它题的诗,刘白羽同志为它写的散文,我也喜爱自己为它写的抒情诗篇。
(1991年7月13日《光明日报》)
赏析30年前,我多次见过李琦所绘《毛主席走遍全国》这幅肖像画,当时只觉得它好,却说不清它好在哪里。经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风雨,再读臧克家的这篇文章,我的脑子也就开了些窍。
画评,如同书评、剧评一样,只要切中要害,抓到读者痒处,再流露一点真情实感,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一篇出色的随笔小品。人们常说,诗与画有相通之处,诗人与画家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创作手法。我不知道臧老在绘画艺术上有何造诣,但至少他从诗人的角度看到了这幅画的妙处。
衡量一切文艺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它们有没有做到形神兼备。形是神的基础,神不离形,如果没有形,任何作品都神不起来;神是形的升华,形中含神,不但人物,连山水都会栩栩如生,有血肉,有气息,有感情,有精神。郭子仪之婿赵纵,曾请画家韩干和周昉分别画了两幅肖像,郭子仪把画挂在墙上,命女儿判其优劣。其女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周画优于韩画,后者仅得形似,前者兼得精神质制。”可见,人们早就把形神兼备作为评定作品优劣的标准。
李琦这幅画的魅力,当然不只在形似上,关键在画出了领袖的气质,领袖的精神。“神”在哪里?神就神在毛主席不是神,而是人,一个平凡、质朴、伟大的人物,一个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的领袖。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生,不平凡,又平凡,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曾经指挥千军万马,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所有这些,应该成为画家创作的重要材料。然而,毛主席也有另外一面,他毕竟是人,有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同样,所有这些,也应该成为画家创作的重要材料。李琦之画所以难得,是因为它描绘了后者,而且画得那么逼真,那么有气势,在平凡中又多少透出了领袖的一些不平凡之处。由于臧克家慧眼识好画,画评评到了点子上,评出了群众的心声,评出了领袖源于群众又高于群众这条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他的画评必然如同画本身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
附带说几句,臧克家的后半篇文章,由画联想起毛主席的两幅照片,我们切莫以为这是离题万里的画蛇添足,因为他看到了三者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令人亲切地感觉到毛主席是人民的伟大领袖,又是人民队伍中的一员。”所以,这后半篇实是对全文主题的一个必要补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臧老对观点论证的严密。而且他的所议所论,不仅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摄影,适用于一切文艺创作。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