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水神共工与颛顼有过一次战斗。可谓是惊天动地。小编来给大家介绍颛顼大战共工的故事,来了解一下吧!
《明世说新语》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世说新语》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李绍文撰。八卷。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迄于
2024-10-14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水神共工与颛顼有过一次战斗。可谓是惊天动地。小编来给大家介绍颛顼大战共工的故事,来了解一下吧!
颛顼共工之战
据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讲,古时候,颛顼帝的辖区是非常的大,只要日月能照到的地方,都是颛顼帝的领地。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颛顼帝的大德智慧,使善者从之,却使邪恶及无法无天的共工恨之,共工妒忌的简直发了狂,便纠集一些同样无法无天且对颛顼帝不满的坏神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京都内黄。颛顼帝闻变,泰然自若,命人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来各地军队保卫京都内黄。大战开始后,颛顼帝率军将共工部众从天上追逐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几个回合过去后,颛顼帝的部众越杀越多,共工的部落被杀的人仰马翻,几乎全军覆没。
共工辗转逃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的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这伙贼寇的去路。这不周山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颛顼帝维持宇宙秩序的主要凭藉之一。这时,颛顼帝率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喊杀声、劝降声惊天动地,天罗地网已经布成。共工到死还想坏一把,不顾一切后果发泄怨恨,他向不周山撞去。在轰隆隆、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折断后,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的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路线。
颛顼与共工之间的战争
约在距今4500年前,颛顼与共工进行了一场大战。关于这场战争,文献上有两种说法:一说"颛顼尝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 ;再一种说法是"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知战争的起因与水患有关,实质上却是一场"争为帝"的战争。由于在历史上颛顼是一位英名远播、能修黄帝之功的古帝,所以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之说流传极广,不过仔细考察战争背景,颛顼与共工争为帝的记载更符合历史的原貌。
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据文献记载,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矣" 。自视很高、目空一切的共工氏首领面对颛顼挑战十分恼怒,很可能是不顾一切地利用治水积累的经验,借洪水反击颛顼,有研究者认为,文献记载"共工振荡洪水,以薄空桑"的"空桑",就是《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说的颛顼"实处空桑"之地,在帝丘西南,所以上述记载反映了共工曾利用洪水冲淹黄河故道西南的空桑沃野。呼风唤雨、希望启动自然力为自己助阵,已经出现在黄帝时的战争中,但那时还只是巫术和幻想,而共工氏已积累了高地铲平、低地垫高、防障河水、决开积水等所谓"堕山"、"崇薮"、"防川"、"窦泽"等治水经验,完全有能力以邻为壑,引水冲淹空桑,却造成了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给后世留下"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这种天塌地陷的记忆。尽管如此,共工氏仍未能赢得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共工氏制造水患长期受到历史的谴责,并且留下这样的历史教训:"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昔共工弃此道也……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祸乱并兴,共工用灭" ,虽然对于共工当时的作法只有模糊的记忆,总结得也并不准确,但对利用洪水"以害天下"的谴责态度则是很明确的。
颛顼与共工之战是一场"争为帝"的战争,而且颛顼、共工分别为黄帝、炎帝的后裔,属于同一个部族集团,所以战争的结局也略如黄帝、炎帝的坂泉之战,胜负双方都留在同一个部落联合体中。只不过颛顼取代了共工"伯九有"的地位,更被尊为"帝颛顼",共工则"伯而不王",但仍长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如尧时在议事会上讨论继任者人选,灌兜曾提议"共工旁聚布功,可用",被尧否决 。还传说"尧欲传天下于舜",共工反对说"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至禹仍有"伐共工"的记载 。可见在尧舜禹时代,共工氏作为一个煊赫古族之后,一直居于氏族贵族的行列,参与了一系列的权位之争。所以,颛顼与共工的战争可谓黄炎之争的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