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是很经典的一部著作,关于“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有很多人想知道,来了解一下“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主要内容
叶澜《新基础教育》读后感(三篇)
新基础教育是很经典的一部著作,关于新基础教育读后感有很多人想知道,来了解新基础教育读后感主要内容
2022-04-30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是很经典的一部著作,关于“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有很多人想知道,来了解一下“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主要内容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一)
“不乖”这个词语从未在我的字典中出现过。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乖学生,我害怕违抗意愿会让老师生气,惹爸妈不开心,一路“乖”过来的我在求学生涯中变成了只会应付考试,没有主见的人。在我的世界里,爸妈说的一定是对的,不可违抗;踏上工作岗位后,领导说的一定是对的,他们布置的任务,只要我努力去做,就能得到他们的赏识。读罢此书,简直觉得自己愚蠢至极!
是的,我认为抄教案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教案内容与我的课堂教学大相径庭,但是我还抄得那么认真仔细,因为我是“乖”老师。我每天花几乎一两个小时抄教案,但是效果呢?我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了吗?似乎收效甚微。反思之,太“乖”!如果简抄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教参或是阅读上,对自我的发展是不是更有效果?答案是肯定的。
“不乖”不是让教师违抗命令,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教书育人,如果只会一味搬照教案,参考名师,追求成绩,那不是育人,而是害人。反思自己的课堂,哪次汇报课不是师傅先上一遍我再照搬着上一次,效果是好的,可是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又体现在哪里?着实要改进!
想到一位“不乖”的老师:我在逸夫学校的师傅,张老师。在办公室里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别的老师在拼了命地给学生做练习批练习,而她却悠闲地在桌前看书。她常常和我说:”做这么多干嘛,他们做得累,我批得也累!“在大家看来,她不随波逐流怪异得很,而她看来一年级的孩子注重的写字和说话,因此她把时间都放在中午在班级给孩子过关和练字上了。他们班的学生很棒,课堂上能说会道,字也非常漂亮。师傅常笑着和我说:”我很懒的,我喜欢轻松。”现在我才明白,她的偷懒是一种方法,她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手段,再偷懒也不怕。想到自己,一年来兢兢业业,期末卷子给学生做了一堆又一堆,成绩依旧不理想,确实是没有方法又盲从导致的结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宁可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不要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乖”老师。谨记!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二)
寒假时,根据学校工会的要求,每个人必须阅读一本书,并且要写好读后感。我选中的书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编撰的、关于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不乖”教师的正能量》。当初选这本书就是冲着“不乖”两个字去的,我要看看这些“不乖”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不乖”,他们又是在怎样一种“不乖”的状态下展现出正能量。
编者之一谢云在序言中这样评价“不乖”:“不乖”这一看似不恭敬之词、不和谐之音,其实质,指向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指向不断的挑战、持续的反叛,指向勇敢的创造、不息的创新——所谓的“不乖”,并非真的不乖,也不是想要撒娇,而只是为了有所创造。……对教育来说,“不乖”的老师,往往是能够坚守常识的人,往往是能够坚持自己的人,往往是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往往是更能尽职尽责的人,往往是更愿意不断开拓创新的人。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不乖”的老师,其实是一群富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比起那些唯唯诺诺、庸庸碌碌的“乖老师”,他们更有识见、更有个性、更有胸怀,也更有激情和担当。他们对教育,看得更重,爱得更深,做得更实,想得更远。
“不妨做个‘少数派’”,这个题目来自于书中的一篇同名文章,作者是江苏的邱磊老师。我把这篇读后感也取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少数派”,甚至是比“少数派”更严重的“另类”、“怪物”和“偏执狂”(甚至有人评价我就是一个脑子已经有点问题的偏执型精神病之类的人)。整本书读下来,30位“不乖”老师的经历让我非常有同感,因为他们的一些经历、一些故事、一些做法有很多我也同样经历过、体验过和践行过。从30位“不乖”老师的非凡历程中,我深深感到要做一个真正的“不乖”教师,要做个“少数派”,要达到谢云老师在序言中理解的那样:这些“不乖”的老师,其实是一群富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就非常需要我们能坚持做到下面这样几点:
第一个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一个对教育没有任何感觉的老师是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的,同样一个对孩子没有任何感情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的。只有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老师才会愿意为教育、为孩子去做一切努力,去付出自己的所有,也才有可能把职业当成事业去用心投入、用心经营。我认为要想做一个“不乖”老师,热爱教育和孩子是第一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个点:认准目标、乐于奉献。要想成为一个“不乖”的老师,一个个性老师,我想脑袋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到底想怎样做,想做到什么程度,在自己的有限教育生涯里,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只有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你的行动才会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动力十足。同时,还非常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要淡泊名利、不计得失、乐于奉献,一个把什么都跟名利挂钩的人想成为“不乖”教师,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那种老师脑袋里想着的是如何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如何赢得领导的认可,如何捞取更好的名声等,也就是说一个太功利的老师只可能成为“乖乖”老师。
第三个点:遵循规律、默默践行。教育是一个慢的事业,它更需要的是我们有牵着蜗牛散步的心态,一个“不乖”老师的所作所为应以不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前提,而且更多时候他都只会默默前行,几乎失语。因为我认为一个整天想着快出成绩、早出成绩的老师他是做不到牵着蜗牛散步,而教育很多时候就是需要我们能静下心,默默践行,静待花开。同时,教育更需要我们有农夫心态,因为农夫深知“时机”,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在他心中都有一本账。同样,再也没有像教育那样需要讲究时机的事了,一名顽童,什么时候让他静下心来思考,需要时机,可以说,教育就是选择时机的艺术。另外,在庄稼生长的过程中,农夫始终关注着,正如一个始终关注学生成长的老师,关注孩子,方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也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展开真正的心灵对话。
第四个点: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踏实走好每一步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事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拒绝拔苗助长、急功近利、异想天开,我们只有把培养孩子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走得到位、走得接地气,并且能坚持到底,不放弃,不抛弃,不冒进,不激进,那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人,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不乖”的老师,一个值得他人尊敬,孩子喜爱的“不乖”老师。
第五个点:敢于挑战、有所创造。一个“不乖”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师,他肯定是一个敢于挑战、有所创造的老师。教育是一个慢的事业,但更是一个极度动态的事业,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既有纵向的变化(孩子不断长大,身心不断变化),又有横向的变化(教育的孩子不断在调换着,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一个在上一批学生中用得非常好的教育举措在下一批学生中不一定同样有好效果,同样的,在去年能用得有效的策略在今年有可能就失效了,因为孩子长大了。因此,我认为一个“不乖”的教师肯定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教师。
“少数派”注定是一个群体里的“异己分子”,“不乖”教师肯定是一个团队里的“另类分子”,但因为教育,因为孩子,我乐意做这样的“异己分子”和“另类分子”,虽然因为异己和另类,我可能会承受更多的心理负担和外界压力,但与我朝着既定目标快乐前行比起来,这点负担和压力还是能够扛得住的。甚至我认定我也许天生就是一个“少数派”,从教后似乎也没有做过“乖乖”老师,一直是一个他人眼中的“不乖”老师,呵呵,已近天命之年,继续认定吧!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读后感(三)
三十个“不乖”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经历,感慨什么的。虽然他们很多都有讲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我还是不知道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看《版式设计原理与应用》突然觉得,信息分原始信息和二手信息。一些色彩搭配,设计之类的东西在微信上看到就觉得是加工过的东西,或者不完整的东西,而自己开始看这种专业的入门书就是在接触原始的信息,自己搭建这一块知识的基础,而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在一起。《“不乖”教师的正能量》里面老师说的东西不只是把书上的东西加工过,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对于一点实践都没有我来说还是有点难真正看进去。更重要的是,我对于教育只有模模糊糊的疑惑,因此我也没有带着什么问题来看这本书,收获小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提两个案例吧。一个老师提到李雅卿的《乖孩子的伤,最重》,她主要是觉得那些被家长老师压制而变得很乖的学生很可怜。教育不应该把一个个本来独特学生变得千篇一律。看的这个我想起自己实习的经历。我想很多新老师应该特别怕那种很不乖的学生。我也一样。实习的时候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爱说话的学生真是又爱又恨。喜欢他们活泼机灵的模样,又对自己管不住他们感到担心。说到底还是自己经验不足,沉淀不够,没有魄力,所以才会想要用老师这个身份“威压”他们。
另一个老师说自己跟学校里很多老师一样,弄了个课前五分钟演讲,随便学生讲什么。有一天一个学生弄了诗词鉴赏,十分精彩。从此他就把演讲的内容设定为诗词鉴赏。慢慢的学生不再满足于诗词,开始问老师能不能鉴赏电影,音乐。时不时会有学生搞“大动作”,有的会要求占用半节晚自习。我想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就是由最开始那次精彩的诗词鉴赏引发的吧。老师的鼓励,同学的欣赏以及他们从同学那里学到的知识应该都是他们这种分享的热情得以持续的原因吧。
这让我想起当初见习时听说过的一个老师。好几个同学听过他的一堂课,说是很精彩。那个学校很好,学生也很优秀。同样是课前五分钟的展示,似乎是英语新闻展示。学生展示了军事方面的新闻,很精彩。那老师对这方面也很有研究,补充了很多,更是精彩。当时听到我就想,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厉害,眼界,思想都不是我们还是学生的那会能比的(算了,承认吧。是自己太逊了。即使是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让我带我肯定hold不住。这也是我之前想考研的原因之一,我想继续深造自己。我一直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满满的一桶水。现在虽然考研不成,但还是想着在以后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栽培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最后以其中一个老师的话结尾:从事这个职业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主角是学生,跑龙套的是我……课上教的是知识,课下习的是人生。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