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寂寞的17岁》读后感(二篇)

【导语】:

寂寞的17岁是很经典的一部小说,关于寂寞的17岁读后感有很多人想知道,来了解一下寂寞的17岁读后感主要内容

  寂寞的17岁读后感(一)

  杨云峰,一个有些孤独的高中生,在老师家长以及大部分同学眼里,他都不是个好学生。成绩差,不思进取,多次留级,还是靠关系入的学。

  我想,他是自卑的吧。大哥二哥还有小弟,无一不是厉害的人物,成绩优异,能力超强,人缘极好,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简直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主。而且,就连父母都不怎么喜欢他,嫌他给自己丢脸,经常教训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命中和他爸爸犯冲。他会因为别人叫他“小白脸”、“大姑娘”而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还有些羞愤。他经常都是独来独往,几乎很少与人交往。

  我想,他更是寂寞的吧。独行侠,却同样是需要朋友的。他会打空电话,就像在对自己的老朋友聊天般,他会弄几个空信封,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还偷偷摸摸,仿佛是在和自己的密友书信来往,他做的这些无非是因为他内心的空虚,急需朋友。而他,终于有了朋友——魏伯飏。他们是真心的好朋友,可惜或许是传言,或许是有那么点真实,他们的关系被传为同性恋,而他又确实不怎么喜欢女生,如此,这段友情就此熄灭,他的寂寞也只会更加深。

  杨云峰的寂寞有自己的因素,也有家人的因素。他的家人似乎不明白,不是只有读好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谓的面子也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对于他,我同情,却仅仅是同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实在是有理。

  寂寞的17岁读后感(二)

  看的出来作者是一位极细腻的人,对内心的描写和刻画非常传神。文集中,有一些作品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感受也许是因为历史年代或是人物背景的原因,我读起来很费劲,没有任何感受。《金大奶奶》、《玉卿嫂》等在故事上有些悬疑和曲折。也许是个人喜好的原因吧,我更多的注重情节和语言的生动。

  这些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当属《寂寞的十七岁》,把一个少年的寂寞描写的如此传神。父母的失望、同学的排挤、弟弟的轻视、就连最好的朋友也因流言而远离他。那种寂寞描写的让人也跟着心痛。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更是带来了强烈的共鸣感。突然想到NEDP的那句话: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自己也是个成绩不好的人,所以读起来很能体会主人公的感受。因为寂寞,一个人自己和自己讲话,被人当做神经病。因为寂寞,打假电话,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渴望,希望有人关注。

  第二辑的《纽约客》讲的都是和出国的一些留学生有关。看起来那时候出国的留学生生活都很不错的,比那些归国的要过的多,因为归国的那匹人赶上了“文革”。一方面惊叹一个常常生活在海外和台湾的人,能够那么清楚的知道文革期间所发生的那些灭绝人性的事。另一方面,也感叹作者生活阅历的丰富,以及独特的内心感悟。

  最后作者写了自己的一些经历,有些故事都是身边发生的,有些技巧都是自己大量阅读所学到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