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生①困暑②, 夜卧��帷③中, 童子持翣④扬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⑤,拂肱⑥刺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原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小公务员之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天台生①困暑②, 夜卧��帷③中, 童子持翣④扬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⑤,拂肱⑥刺
天台生①困暑②, 夜卧��帷③中, 童子持翣④扬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⑤,拂肱⑥刺肉,扑股噆⑦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⑧。蹴⑨童子,呼曰: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 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 皆尔不谨,褰⑩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11),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12),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 “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 “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尔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13)天之太固(14)也! 夫覆载(15)之间,二气(16)絪缊(17),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 怪之为蛟龙, 暴之为虎豹, 驯之为麋鹿与庸狨(18), 羽毛而为禽为兽, 裸身而为人为虫, 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 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19);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20)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21)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 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卫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22),吮其膏而盬(23)其脑,使其饿踣(24)于草野,离流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逊志斋集》)
注释 ①天台生——作者自称。因作者故乡属台州府,境内有天台山。②困暑——被暑热所困扰。③絺(chi)帷——用细葛布做成的帐子。④翣(sha)——古代仪仗中用的大掌扇。在此指大扇。⑤慕——思念。⑥拂肱(gong)——从胳膊上轻轻擦过。⑦噆(zan)——叮、咬。⑧不知所为——不知道怎样办才好。⑨蹴(cu)——踢。⑩褰(qian)——拉开。(11)苟至——如果很周全。(12)勃郁——浓厚。(13)尤——怨恨。(14)固——坚决。(15)覆载——指天地。(16)二气——指阴阳二气,(17)絪缊(yin yun)——指阴阳二气相互交合。(18)狨(rong)——金丝猴。(19)长(zhang)雄——万物之长,称雄于世。(20)黾(meng)——蛙的一种。(21)泰——同“太”,过分。(22)陵——同“凌”,欺辱。(23)盬(gu)——吸饮。(24)踣(bo)一跌倒。
赏析 本文的主旨是要批评社会生活中同类相食的残酷现实,但作者却从远处落笔,以自己被蚊虫所咬的区区小事为题,借小题目做大文章,因而具体、生动,对比鲜明。
文章开始,作者充分发挥了形象描绘的特长,绘声绘色地描摹了蚊虫叮人的具体情景:既有蚊虫“如歌如诉,如怨如慕”的嗡嗡飞鸣声,又有蚊虫“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施虐于人的狠毒,还有人被蚊叮之后“毛发尽竖,肌肉欲颤”的痛苦与惊愕,更有数以千计成群结队的蚊虫在饱餐之后个个肚子“充赤圆红”的丑态与恶相。作者这样认真细致地进行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还特别突出自己因蚊虫叮咬而产生的强烈气愤,喊出了“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的怨恨之词,都是为后文作铺垫,既是以此引出童子对作者的批驳,也是为后文之“人类相残大有甚于蚊虫叮人”作气氛的渲染和形象的对比。
童子对作者的批驳是全文的中心。其议论具有论辩的逻辑力量,笔力酣畅饱满,由远及近,层层深入。童子首先提出,世上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因而人、物之间没有贵贱之分。沿着这一思路,又用大量事实说明,人早已用各种手段、把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作为自己吞食的对象,因而人、物互食无可非议,人被蚊叮便怨气冲天也毫无道理。由此,便自然地引出了议论的主旨,将异类相食和人类相残加以对比,指出蚊虫叮人还是在黑夜、趁人不备之时,小心谨慎、怀着恐惧之心偷袭于人; 而人类相残则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择手段,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利用一切空子欺凌于人,即使受害者被“吮其膏而盬其脑”、“饿踣于草野” 、“离流于道路”,呼天求救之声接连不断,也没有人怜悯。这样,便尖锐地揭示了当时社会有吃人者和被吃者的残酷现实。实际上是展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剥削者对人民的剥削和残害。
童子是作者假设的人物。童子的议论正是作者思想的表现,只是为了行文的活泼才用主人和童子对话的形式表现。
全文以作者深夜长坐,陷入深沉的思索结束。这种尽在不言中的结尾,有催人深思的功效。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