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故事情节鉴赏借兵战金兜》赏析 却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那里耍子去来!化什么斋,却教我们在此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好词好句摘抄
《西游记》是非常经典的一部文学小说,关于《西游记》第七十九回好词好句有哪些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4
《西游记故事情节鉴赏借兵战金兜》赏析 却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那里耍子去来!化什么斋,却教我们在此
《西游记·故事情节鉴赏·借兵战金兜》赏析
却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那里耍子去来!化什么斋,却教我们在此坐牢!”三藏道:“怎么谓之坐牢?”八戒道:“师父,你原来不知。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铁壁铜墙,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白的送与他吃罢了。”三藏道:“悟能,凭你怎么处治?”八戒道:“此间又不藏风,又不避冷,若依老猪,只该顺着路,往西且行。师兄化了斋,驾了云,必然来快,让他赶来。如有斋,吃了再走。如今坐了这一会,老大脚冷!”
三藏闻此言,就是晦气星进宫,遂依呆子,一齐出了圈外。沙僧牵了马,八戒担了担,那长老顺路步行前进,不一时,到了那楼阁之所,原来是坐北向南之家。门外八字粉墙,有一座倒垂莲升斗门楼,都是五色装的,那门儿半开半掩。八戒就把马拴在门枕石鼓上,沙僧歇了担子,三藏畏风,坐于门限之上。八戒道:“师父,这所在想是公侯之宅,相辅之家。前门外无人,想必都在里面烘火。你们坐着,让我进去看看。”唐僧道:“仔细耶!莫要冲撞了人家。”呆子道:“我晓得,自从归正禅门,这一向也学了些礼数,不比那村莽之夫也。”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整一整青锦直裰,斯斯文文,走入门里,只见是三间大厅,帘栊高控,静悄悄全无人迹,也无桌椅家火。转过屏门,往里又走,乃是一座穿堂,堂后有一座大楼,楼上窗格半开,隐隐见一顶黄绫帐幔。呆子道:“想是有人怕冷,还睡哩。”他也不分内外,拽步走上楼来,用手掀开看时,把呆子唬了一个惣踵。原来那帐里象牙床上,白媸媸的一堆骸骨,骷髅有巴斗大,腿挺骨有四五尺长。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
不见妻儿来侍奉,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
八戒正才感叹,只见那帐幔后有火光一幌。呆子道:“想是有侍奉香火之人在后面哩。”急转步过帐观看,却是穿楼的窗扇透光。那壁厢有一张彩漆的桌子,桌子上乱搭着几件锦绣绵衣。呆子提起来看时,却是三件纳锦背心儿。
他也不管好歹,拿下楼来,出厅房,径到门外道:“师父,这里全没人烟,是一所亡灵之宅。老猪走进里面,直至高楼之上,黄绫帐内,有一堆骸骨。串楼旁有三件纳锦的背心,被我拿来了,也是我们一程儿造化,此时天气寒冷,正当用处。师父,且脱了褊衫,把他且穿在底下,受用受用,免得吃冷。”三藏道:“不可,不可!律云:‘公取窃取皆为盗。’倘或有人知觉,赶上我们,到了当官,断然是一个窃盗之罪。还不送进去与他搭在原处!我们在此避风坐一坐,等悟空来时走路,出家人不要这等爱小。”八戒道:“四顾无人,虽鸡犬亦不知之,但只我们知道,谁人告我?有何证见?就如拾到的一般,那里论什么公取窃取也!”三藏道:“你胡做啊!虽是人不知之,天何盖焉!玄帝垂训云:‘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趁早送去还他,莫爱非礼之物。”
那呆子莫想肯听,对唐僧笑道:“师父啊,我自为人,也穿了几件背心,不曾见这等纳锦的。你不穿,且待老猪穿一穿,试试新,晤晤脊背。等师兄来,脱了还他走路。”沙僧道:“既如此说,我也穿一件儿。”两个齐脱了上盖直裰,将背心套上。才紧带子,不知怎么立站不稳,扑的一跌。原来这背心儿赛过绑缚手,霎时间,把他两个背剪手贴心捆了。慌得个三藏跌足报怨,急忙上前来解,那里便解得开?三个人在那里吆喝之声不绝,却早惊动了魔头也。
话说那座楼房果是妖精点化的,终日在此拿人。他在洞里正坐,忽闻得怨恨之声,急出门来看,果见捆住几个人了。妖魔即唤小妖,同到那厢,收了楼台房屋之形,把唐僧搀住,牵了白马,挑了行李,将八戒、沙僧一齐捉到洞里。老妖魔登台高坐,众小妖把唐僧推近台边,跪伏于地。妖魔问道:“你是那方和尚?怎么这般胆大,白日里偷盗我的衣服?”三藏滴泪告曰:“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取经的,因腹中饥馁,着大徒弟去化斋未回,不曾依得他的言语,误撞仙庭避风。不期我这两个徒弟爱小,拿出这衣物,贫僧决不敢坏心,当教送还本处。他不听吾言,要穿此晤晤脊背,不料中了大王机会,把贫僧拿来。万望慈悯,留我残生,求取真经,永注大王恩情,回东土千古传扬也!”那妖魔笑道:“我这里常听得人言:有人吃了唐僧一块肉,发白还黑,齿落更生,幸今日不请自来,还指望饶你哩!你那大徒弟叫做什么名字?往何方化斋?”八戒闻言,即开口称扬道:“我师兄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孙悟空也。”
那妖魔听说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老大有些悚惧,口内不言,心中暗想道:“久闻那厮神通广大,如今不期而会。”教:“小的们,把唐僧捆了,将那两个解下宝贝,换两条绳子也捆了。且抬在后边,待我拿住他大徒弟,一发刷洗,却好凑笼蒸吃。”众小妖答应一声,把三人一齐捆了,抬在后边,将白马拴在槽头,行李挑在屋里。众妖都磨兵器,准备擒拿行者不题。
——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
【赏析】
这则故事很曲折,在小说中占整整三回,也即是第五十回至第五十二回的篇幅。全篇叙述的是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的又一“难”。这次阻挡他们前行的妖魔很有来头。他是太上老君“府”上的一只青牛怪,人称“魔头”,可见很不简单。说起太上老君,也许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那个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后将其放在八卦炉中焚烧四十天的道教祖师。这次,唐僧师徒可说是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事情的起因还须从唐僧师徒说起。他们走过了通天河后,不久又见高山阻路。这位师父又感肚中饥饿,此也是人之常情。化缘的事照例轮到孙悟空,这也没话说的。然而,上次孙悟空外出化缘时,遇到了“白骨精”前来骚扰师父,从而闹出了一连串的事,使人很不痛快。因此这次孙悟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外出前,取出金箍棒,“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马与行李都放在近身”,然后他对唐僧说:“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什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三藏依言,师徒俱端然坐下。孙悟空也就放心地外出化缘去了。
因为有了孙悟空的划地“安身法”,唐僧师徒三人可保无虞。即使此山中藏有妖怪,想侵害他们也是无法可想。只要他们不走出这个圈子,就什么事也不会有了。孙悟空临走前再三关照,“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而且连用重复叮咛的方式“千万!千万!至嘱!至嘱!”告诫三人。然而事情还是发生了。我们从小说的具体描写中可以看到,肇事者还是猪八戒。他还是如以前那样,乘孙悟空不在,在师父耳边“吹风”。而这次吹的“风”却是将孙悟空的一番好意说成是让他们几人在此“坐牢”。当唐僧问他原因时,猪八戒说了这样一段话:“师父,你原来不知。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铁壁铜墙,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白的送与他吃罢了。”这个猪八戒太可恨了!孙悟空费尽心思,为的是要保护他们三人的安全,而经猪八戒如此挑拨,软心肠没有主见的唐僧也忘了孙悟空的再三叮嘱,轻易地跨出了孙悟空在地上为他们画的安全圈,真是一出圈成千古恨,为落入妖怪的圈套开了方便之门。
然而事情还在发展。唐僧三人不仅走错了这致命的第一步,而且还迈出了错误的第二步。正如小说作者在五十回的标题所说的那样:“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这种人的“爱欲”,是导致他们情乱性从、神昏心动的根本。何谓“爱欲”呢?也就是人的贪欲。正是这种罪恶的贪婪之心,让他们再次跌入了灾难之中,而“魔头”的阴谋诡计也正一步步的得逞。说起来,这个“魔头”的阴谋诡计其实太简单了。他就是在唐僧西行之路上设置了一座精美的楼阁,以引诱人困马乏的取经者入内歇息。然后他在桌子上胡乱地放着几件好看的衣服。也是这个猪八戒,见利眼开,有利就图,不顾师父“公取窃取皆为盗”的劝告,和沙僧一起穿上了衣服,从而自投罗网,因为那衣服是“魔头”专门用来绑捆他们的。就这样,这个“魔头”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与小说中的其他妖魔相比,这青牛怪还真够聪明的。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然后再利用人的一点贪心,“不战而屈人之兵”,唐僧三人哪里是他的对手啊!看来,只有孙悟空才能把他擒获了。
孙悟空自南庄人家化了一钵盂斋饭,驾云回返旧路。径至山坡平处,按下云头,早已不见唐僧,不知他们到何处去了,只有自己用棍划的圈子还在,人和马都不见踪影了。回看那楼台处所,亦都自行消失,惟见山根怪石遍布。他深知师父他们定遭毒手了,于是急依路看着马蹄,向西而赶,打探消息。从化装成一个老人的山神土地那里才确认师父三人的去向,并得知这座山叫做金兜山,山前有个金兜洞,那洞中有个独角兕大王。他神通广大,威武高强。师父三人此回恐怕凶多吉少了。孙悟空谢过老人后,径奔山前,找寻妖洞,欲和妖怪赌斗,救出师父他们,继续西去取经。
这妖魔虽然早闻孙悟空大名,但依恃着不凡的身手,特别是有一个可怕的宝贝,和孙悟空赌斗多时,也难分胜负。百般无奈之下,孙悟空只得四处借兵,以与妖魔作战。第一站,他来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搬兵。玉皇大帝派哪吒太子下凡与妖魔作战,没有取胜。第二站,他来到南天门向火德真君求助。火德真君亲率神兵与妖魔作战,也没能取胜。第三站,他来到北天门向水德真君借兵。水德真君即令黄河水伯前往作战,还是没有得胜。孙悟空被迫变成一只小促织,从山洞的门缝中钻了进去,把在战斗中被妖魔夺去的各类武器取回,并放火焚烧山洞。最后,在众天兵的助威下,他和妖魔又展开了激战,依然无法得胜,原因就在妖魔手中有法宝。这法宝很厉害,每次战斗中总能把对方手中的兵器勾去,从而使对手赤手空拳,难以作战,从而丧失胜机。孙悟空拯救师父心切,最后只得来到灵山,见到了佛祖。他从如来佛那里得到了十八粒金砂丹,再和妖魔赌战,才最终制服了这只太上老君麾下的青牛怪。
清人张书绅在读完《西游记》小说后,曾在第五十一回写下这样的评语说:“读此等书,第一要功苦,第二要神会。若轻浮浅率,而每多自恃者,有如隔靴搔痒,虽读百遍,终摸不着痛处。”(见《新说西游记》张批)这是说得很对的。诚如这位张氏所说,我们读小说尚少“功苦”吧,在这则小说中,笔者始终有这样一个问题未能“神会”:曾经“大闹天宫”而被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在遭遇妖魔阻拦不能战胜他时,为何要去向昔日的对头玉皇大帝和佛祖如来搬救兵呢?答案当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其一是他拯救师父心切,而身边又没有其他的帮手,两位师弟和师父一起陷入妖魔手中。其二是这个妖魔很是厉害,不仅本领非凡,而且有着神秘的法宝,很难战胜。其三是说孙悟空自从踏上取经之路后已经皈依了佛教,背叛了早年的叛逆精神,除妖降魔缺少办法时,依靠天界和佛祖是很自然的事。如此等等,还可以举出多种理由。然而,这多种多样的答案,是否都摸到了小说的“痛处”呢?笔者实在不敢乱下结论。在我们看来,以上诸种看法,似乎都有道理,但又都似乎缺乏充分的说服力。我们只要说一件事就可表明上述思维是存在着悖论,也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这个悖论就是:以往孙悟空等在无法战胜妖魔时,主要依靠的对象是观音菩萨。这在小说中有大量的例证可以证明。观音菩萨既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推荐人,也是这支取经团队的组建者,更是他们在取经路上的保护者。应该说,最关注、最爱护、最期待这支取经队伍获得成功的人,除了取经者以外,就是这一个观音菩萨了。因此,不管是在明里,还是在暗中,他都庇佑着唐僧师徒四人。而且这种庇佑不是被动的,而是极其主动的。例如,就在这则小说中,孙悟空外出化缘回来不见了师父一行,是此山的山神隐身变作一位老人,把唐僧等人的去向主动告知孙悟空,而让他有了明确的指向目标。而从小说此前作者所描述的多种解难故事来看,佛界的这位第二把手是有权调动佛界(除佛祖以外)、天界和人间的一切力量,包括山神、土地、龙王等等,而这次孙悟空为何不去找此位观音菩萨帮忙呢?或者是未等孙悟空上门而观音菩萨如历次劫难中所做的那样,主动出面帮助或亲自出手除妖降魔呢?难道说青牛怪属于太上老君管辖而不好、不愿、难以出手吗?很明显,观音菩萨在小说中的地位仅次于如来佛祖而要远远高于太上老君。这一理由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我们应从另外的角度去看问题,也许这是触摸小说《西游记》的“痛处”的一个关键。在这部名闻遐迩的伟大小说中,作者的艺术功力是超群的,他的艺术想象力也是超一流的。敏锐的眼光,精湛的构思,奇特的笔法,把人们引进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迷宫。因此我们在欣赏小说《西游记》时,也应该跳出一般的阅读思路。在我们看来,这篇小说若从“另外的角度”,也就是艺术结构的独创和奇特来看,也许就会涌现不同的审美体验。毋容讳言,促使笔者走向此一思路的是在这则小说中出现的许多人物,例如,玉皇大帝、佛祖如来、太上老君、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哪吒太子、托塔李天王等等,他们和读者都见过面,但又很少见面。也许人们只有在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时才见过他们。而且在全书中也仅仅在此则小说和“大闹天宫”时才出现在人们眼前。很明显,这两者之间是有着某种联系的。作者也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以下是小说关于孙悟空与青牛怪大战的描写:
这一场好杀!你看那:
金箍棒举,长杆枪迎。金箍棒举,亮藿藿似电掣金蛇;长杆枪迎,明幌幌如龙离黑海。那门前小妖擂鼓,排开阵势助威风;这壁厢大圣施功,使出纵横逞本事。他那里一杆枪,精神抖擞;我这里一条棒,武艺高强。正是英雄相遇英雄汉,果然对手才逢对手人。那魔王口喷紫气盘烟雾,这大圣眼放光华结绣云。只为大唐僧有难,两家无义苦争轮。
他两个战经三十合,不分胜负。那魔王见孙悟空棍法齐整,一往一来,全无些破绽,喜得他连声喝采道:“好猴儿,好猴儿!真个是那闹天宫的本事!”这大圣也爱他枪法不乱,右遮左挡,甚有解数,也叫道:“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个偷丹的魔头!”二人又斗了一二十合。
那魔王把枪尖点地,喝令小妖齐来。那些泼怪,一个个拿刀弄杖,执剑轮枪,把个孙大圣围在中间。行者公然不惧,只叫:“来得好,来得好!正合吾意!”使一条金箍棒,前迎后架,东挡西除,那伙群妖,莫想肯退。行者忍不住焦躁,把金箍棒丢将起去,喝声“变!”即变作千百条铁棒,好便似飞蛇走蟒,盈空里乱落下来。那伙妖精见了,一个个魄散魂飞,抱头缩颈,尽往洞中逃命。老魔王唏唏冷笑道:‘那猴不要无礼!看手段!’即忙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叫声:‘着!’唿喇一下,把金箍棒收做一条,套将去了。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那妖魔得胜回归洞,行者朦胧失主张,这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在这场赌斗中,孙悟空表现得十分神勇,确如当年“大闹天宫”时期的美猴王。其时,孙悟空在花果山上,凭着“称王称圣任纵横”的个人理想横冲直撞,甚至大闹天宫,宣扬“皇帝轮流做”的人人平等的思想。看来他经过思考后彻底领悟了更高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协助师父唐僧西天取经成功后,不但自己可以成佛,而且还可以普度众生,使满世界的人都能“称王称圣任纵横”,把个人的理想扩展为集体的思想,从而拯救人类脱离苦海,幸福永恒。而在这一历程中,单靠个人的独立奋斗是无法实现的,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来做,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这一点上,《西游记》中的人的目标,大多是一致的,包括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也是如此。在帮助取经者完成神圣使命这个问题上,大家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向前冲,而阻挡拦路的妖魔鬼怪就成为他们共同的敌人。历史仿佛被彻底颠覆了。然而,被彻底颠覆的历史早已换了主人。旧瓶装新酒,新酒更醉人啊!小说发展至此已经过半,但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上却依然需要如孙悟空“大闹天宫”那样的勇敢精神和无畏的意志。奇特的艺术结构告知我们的也许更多,然而请理解我们的粗浅,愿更多的读者能对小说有更深切的“神会”,从而参透这部文学名著的真谛。
主要人物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如来、观音、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菩提师祖、二郎神、哪吒、镇元大仙、东海龙王、黎山老母、太白金星、
主要妖怪
牛魔王、白骨精、红孩儿、铁扇公主、六耳猕猴、黑熊精、黄风怪、南山大王、黄眉大王、鼍龙怪、通天河鱼怪、九灵元圣、独角兕大王、百眼魔君、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白鹿精、玉兔精、老鼠精、蜘蛛精、狮驼王、
每回内容简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
重点情节
石猴出世、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四圣试禅心、大圣闹天宫、除名阎王薄、大战牛魔王、三借芭蕉扇、戏妖盘丝洞、真假美猴王、四战黄袍怪、义激美猴王、荆棘岭、狮驼岭、火云洞、黑风山、高老庄、通天河、车迟国、玉华国、比丘国、朱紫国、无底洞、平顶山、五庄观、乌鸡国、女儿国、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