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玉皇大帝》主要故事内容及赏析

【导语】:

《西游记人物形象鉴赏玉皇大帝》赏析 孙悟空大闹天宫,无人能敌,最后请来了如来佛祖,轻易地将悟空制服了,开了一个安天大会回去了,天界又恢复了正常与平静。说到天界,就引出了一

  《西游记·人物形象鉴赏·玉皇大帝》赏析

  孙悟空大闹天宫,无人能敌,最后请来了如来佛祖,轻易地将悟空制服了,开了一个“安天大会”回去了,天界又恢复了正常与平静。说到天界,就引出了一个角色——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简称玉帝,民间俗称为“老天爷”,或“天公”。但在统治者那里,却有着多个长长的称号,或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或称为“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或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不一而足,宋代皇帝更把他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王至尊玉皇大天帝”,崇尊至极。当然,加字再多也还是落在“玉皇大帝”四字上。

  玉帝的产生再正常不过,他源于远古的上天之崇拜。对天的崇拜,可是历史悠久,应该说自人类文明起源以来,就相伴产生了,但将天具体人格化为一个形象的神,则是很晚的事了。《史记·殷本纪》曰:“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搏,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戮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这位无道的商帝武乙,以木偶为天神,不但戏弄他,而且还要射天。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宋君偃,也是以革囊盛血而射之,名曰射天。这说明从殷商乃至到战国时候还没有一个固定而人格化的天神出现。当然,这两个帝王都没得到好下场,一个被天雷打死,一个被灭了国家,人也被杀,说明天的威力是巨大的,不敬天则必遭天谴。古人觉得,冥冥苍天应该有个主宰,至于这个主宰什么样,那就全凭自我想象了。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是最早把天上星宿编为“星官系列”的一本书,它把北极的星称为中宫天极星,其中的“太一”就是天帝的别称,这可能就是玉皇大帝的萌芽。《史记》中,天上星宿都有一个官名,诸如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禄,及五诸侯、五帝座、羽林天军等,说明战国秦汉时期,已把人间的官称移用到天上星宿,而最尊崇的是“太一”,即中宫大帝。但中宫大帝只是一个名号,没有具体的人格形象,可能是星相家们为了便于把天象与人事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来的,和后来作为神的玉皇大帝不同,不过已体现出人格化自然的理念。

  神权之“天”从自然之“天”中分离出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固定的“玉皇大帝”称号和固定的形象特征,则是唐宋以后的事情了。最早出现“玉皇大帝”这个名字是唐代,如韦应物诗中有“存道亡身一诫过,奏之玉皇乃升天”,白居易的《梦仙》诗中有“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元稹的《以州宅夸乐天》诗中也有“我是玉皇香案史”的句子。中国自汉代产生了道教,道教又非常借重天文地理现象,于是,创造“玉皇大帝”的任务,道教也不会不抢这个风头。道教的最高境界是“三清”,如《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云:“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玉清”、“上清”、“太清”就是道家所谓的“三清”。道家又说老子一气化三清: 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实,道家的“三清”之说不过是借鉴了佛家的“三身”,朱熹给予破的,《朱子语录》中弟子转述他的话说:

  道家之学,出于老子。其所谓“三清”,盖仿释氏“三身”而为之耳。佛氏所谓“三身”: 法身者,释迦之本性也;报身者,释迦之德业也;肉身者,释迦之真身,而实有之人也。今之宗其教者,遂分为三像而骈列之,则既失其指矣。而道家之徒欲仿其所为,遂尊老子为三清: 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为甚。且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子之法身,上清太上道君又非老子之报身,设有二像,又非与老子为一,而老子又自为上清太上老君,盖仿释氏之失而又失之者也。

  既然老子是道家祖师爷,说他一气化三清倒是把他抬得够高,但又把太上老君说成是老子,而又居于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之下,既是编造出来的,也就编得含糊而不周全。

  那么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在哪里呢?道家玉清三元宫右位第十一给了“玉皇道君”,把玉清右位第十九给了“高上玉帝”,“玉皇道君”也罢,“高上玉帝”也罢,就是玉皇大帝,可见这个玉皇在道家中的位置是很低微的。上举白居易等人的诗中所言之“玉皇”,显然是上天之最高主宰,也许这个“玉皇”不是来自道家一脉,也许嫌他在道家中的排名太低,而让他脱离“三清”的笼罩,把他扶正为孤家寡人了。

  道家也罢,民间也罢,既造出了“玉皇大帝”这个名号,又给了他一个帝王的形象——通常是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汉帝王的打扮,也说明是唐以后的产物,自然也就给他造出了响当当的出身,因为来源不一,自然其出身也就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两种:

  道书《圣纪》载: 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王名净德,妻名宝月光。国王惟以仁慈恻隐加之国人,事必躬亲,未尝少懈,把国家治理得物阜民安,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忧,便大设道场,祈求上天诸神圣赐予太子,如此半年没有应验。忽一夜,月亮光明大放,王后梦中见一老者,坐五色龙车,打明霞伞盖,在一群真仙簇拥下,来到王后身边。只见老者手中抱一婴儿,这婴儿遍身毛孔放出神光,照得宫殿一片明亮。王后向老者乞求此子,以承王位。老者便将婴儿送于王后,叩问得知老者是太上道君。王后醒来得孕,整一年后诞下王子,诞生时果然非同凡俗,尤其是色相妙好。成长过程中亦是迥异常人,广行善事。其后继父承王位,但立志于仙道,终把王位让给了大臣,自己则于山中修道而成。历两个八百劫,经历一个脱胎肉身的过程,于是总历三千二百劫,证金仙之位,号为清静自然觉王如来。至宋真宗朝,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王至尊玉皇大天帝”。这则传说中的“光严妙乐”、“色相妙好”、“清静自然觉王如来”等,显然袭自佛教,简直是不伦不类。这个故事还有不少不同的版本。

  另一来自平民升天说。据欧阳飞编《诸神传奇》,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名叫张友人,又称张百忍。说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人将寨内治理得非常和睦,并且为人和善慈悲,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天帝”,共称“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总皇帝,因此加称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

  两则故事,恰好从教派与民间两个层面创造出了两种玉皇大帝的出身,这玉皇大帝至少就有了两面性,教内之神和民间之神的玉帝性质是不同的。既给玉帝编出了出身,自然也就有了与常人相同的生诞之类,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日,玉皇要亲自下界巡视,了解各方情况,赏善罚恶。正月初九日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明代王逵《蠡海集》中说:“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正月为一年之初,四季之首,木气之始,一切生命因而萌发;九为数字之极尊,代表极大、极多、极高之义,所以一年中第一个初九(上九)为玉帝圣诞,正与他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呼应。玉帝的年龄,道家说历“三千二百劫”,《西游记》中佛祖如来向悟空述其履历是:“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按照道家《玉皇经》所载推算,玉帝年龄应该为一百三十多亿岁,这和今天所考证的宇宙的年龄一百四十亿年相接近。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在道教的理论中,将天、地、人三界分得很清楚,天有三十二层,一层有三万里,天外的地方就称为无极,而天内的天就称为太极。太极的天分为五天,即东、南、西、北、中,玉皇大帝是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神灵,而所有神灵皆须听令于玉皇大帝,所以他居中天,上掌三十六天,三千大世界,下握有七十二地,四大部所有生灵。东天为“三官大帝”所掌,主赐福、延寿、解灾、赦罪、消厄;南天为“文衡圣帝”所掌,主众神的委任升降,考察各神职的功罪;北天为“紫微大帝”所掌,主降福消灾,赐予财富;西天为“释迦牟尼”所掌,主世人的信仰依归。简而言之,玉皇大帝的职能是: 总管三界——天上、地下、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一切阴阳祸福都由他定夺。玉帝职位如此之高,人间皇帝也攀比为玉帝之子,故称“天子”。所以,人间帝王崇祀玉帝不设神像,以“天地炉”代之,祭以整猪整牛等。

  其实,玉皇大帝也像人间帝王一样,不一定要有非凡的本领,只不过是权力的象征、权力的载体而已。玉帝是一种普泛的自然力量的化身,对于老百姓而言,这种普泛性反而淡化了他的实用性,老百姓对他的恐惧的排斥力大于对他的敬仰的亲合力,所以引不起老百姓对他崇拜的太大兴趣,他也就成了一个老百姓敬而不亲的神,即使建起了玉皇庙,去膜拜求福的也不多,远不如观音的扎根人心。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根本就没提到他,《西游记》给了他较多的笔墨,却也没怎么抬高他。

  《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所以能高居中天之上的最高神位,靠的也无非是他的资历,正如如来对悟空所言,他是“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所以“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这个“无极大道”就是让他居住在“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的天堂,去运用手中无限的权力。说来也颇具讽刺意味,玉帝经历了那么多劫,一路修持而来,却既不见什么本领,也不见什么神通,天上地下的任何一神一仙,恐怕都要比他厉害。单从本领与神通上讲,在天宫神仙世界,他只算是一个凡人,如同取经队伍中的唐僧。这不需要什么理由,有资历就行,恰如人间帝王,不管你是励精图治的还是荒淫昏聩的,只要出身于帝王之家,那就有九五之尊的位子等着你。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为玉帝辩护,《西游记》有一个突出的求“寿”主题,神道仙佛,求的是与天齐寿,人间凡人,求的是百年长生,热爱生命本体,尽享天地所赐,这当然没错。瑶池的蟠桃,五庄观的人参果,乃至西行路上的唐僧肉,都是直奔“寿”字而去。没办法,天地的永恒,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不仅是凡人,就是神仙,也渴求着与之同存。而在上天的神仙世界,众神众仙都达到了与天地同存与日月齐辉的不死不灭的境界,那么谁能成为主宰,就要看谁的“仙龄”最长了。玉帝就是以他所历“劫”之多,而居天帝之席。如来也以同样条件,维持了西天之尊的地位。

  所以,如来对付大闹天宫的悟空,也是先从资历上去进行压制,尽管天地孕育这只仙猴的时间够久远的,但悟空毕竟还是个“初世为人的畜生”,根本没法与玉帝相较。然而悟空不以资历论地位,他认为仅有资历,而无德无能,也不应该久占此位,他要以武力夺取政权。玉帝本人确实没有什么神通与法力,但他有政治制度,有这个政治制度所赋予给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四大天王,九曜大星,二十八宿,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等等,都是他权力与武力的延伸。悟空没有自己的政治去取代天宫政治,只以武力蛮拼当然不行,只以武力论,纵然天宫武力不能决胜,也还有一个西天如来为之保驾护航,为之“安天”。所以,悟空闹天易,撼玉帝难,因为推倒了玉帝,也就等于否定了现存的天宫世界。

  天至高,地至大,这至高至大的天地说不定会孕育出什么灵物奇才来,当悟空这只“妖猴”在地上地下做大时,这玉帝老儿还一无所知,龙王、阎王告上了天庭,这老儿才问众文武仙卿:“这妖猴是几年产育,何代出身,却就这般有道?”看来他没有先知先觉的灵气。当然他也不需要有,手下千里眼、顺风耳看一看、听一听,有太白金星详述其来历,并提供处置方式就可以了,他也不用动五官,也不用费心神,也就退化到一个木偶层面了。

  有天界的一套严密的政治、军事、律法系统,玉帝只需要动动嘴,发发指令就可以了。所以他表现得是那么古板与机械,而且也毫无主见,随手下仙卿们摆布。龙王、阎王告上来,他打发的语言也如出一辙:“着龙神回海,朕即遣将擒拿”,“着冥君回归地府,朕即遣将擒拿”。太白金星出招抚之策,他就“依卿所奏”,“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武曲星君说“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他就让悟空做个“弼马温”。悟空嫌官小,跑了,他也没法,想到的就是武力,托塔李天王责无旁贷,请战下界降妖,他听了就“大喜”。李天王出兵不利,要求增兵,他不以为然:“谅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当听说悟空竖起了“齐天大圣”旗帜,公然蔑视权威,他这才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除了武力就是武力,别无他策。太白金星又出以“有官无禄”之计,他连这“有官无禄”都不懂。悟空被哄到天上来,他也学舌般地说:“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于是,造大圣府,设二神司,只求平安无事。当悟空偷仙桃、盗御酒、窃仙丹、大闹天宫事发时,他除了“大惊”,别无神智。等到好不容易捉到了这只猴子,他迫不及待地命令:“押至斩妖台,将这厮碎剁其尸。”谁料这只猴子雷劈不伤,火烧不损,这玉帝老儿又慌不择言:“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幸亏如来佛祖为之治服了这只猴子,玉帝那份感激就别提了,以天宫最最隆重的礼节来招待如来:

  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座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众仙趋奉如来,也不顾及玉帝的脸面,异口同声地要求如来为这庆功宴取个名堂,如来也毫不客气地脱口而出曰“安天大会”,众仙老也立即呼应:“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不知这玉帝脸往哪儿搁,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屁股,还得要别人来“安”,别人来擦,这玉皇大帝也做得够窝囊的,这和人间的傀儡帝王也没什么两样。其实他也不在乎自己的脸面,为了取悦如来,他还让他的正宫王母娘娘,“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毛女,飘飘荡荡舞向佛前”,并说上一套肉麻的恭维语言,用纤纤玉手亲奉蟠桃于佛前。这玉帝夫妻也能屈能伸,必要时不惜做小伏低。

  玉帝这样一尊庸神,也还有他的可取之处,也还明白善恶,也还懂得惩恶扬善。对于皈依佛门,作了唐僧取经保护者角色的悟空,也是有求必应,甚至也不计较悟空的无礼奚落、没大没小。三十一回,悟空斗奎木狼怪,上天查其来历,玉帝密切配合。对于悟空的不敬,他只说:“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无作为的人常常最怕惹麻烦,玉帝就是。三十三回,为与小妖打赌,悟空跑到天上要求玉帝配合“装天”,这个要求不只是对玉帝的不敬,也是对整个天界的侮辱,玉帝虽骂其“无状”,但还是乖乖地同意了。到天界查询妖怪的来历,即使是面对玉帝,悟空也常常是带着兴师问罪的态度。五十一回查独角兕,悟空直到天庭要查玉帝个“钳束不严”之罪,见了玉帝也只是“朝上唱个大喏道:‘老官儿,累你累你!’”对这样的不礼貌,玉帝也不责怪,而是非常仔细、非常全面地查来:“先查了四天门门上神王官吏;次查了三微垣垣中大小群真;又查了雷霆官将陶、张、辛、邓,苟、毕、庞、刘;最后才查三十三天,天天自在;又查二十八宿: 东七宿,角、亢、氐、房、参、尾、箕;西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南七宿,北七宿,宿宿安宁;又查了太阳、太阴、水、火、木、金、土七政;罗睺、计都、炁、孛四余。满天星斗,并无思凡下界。”为了一个妖怪,查遍整个天庭,也颇让悟空感动。五十八回,真假一对猴王闹上了天庭,玉帝一听,当然是向着真猴王,当即命李天王:“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教他假灭真存。”可以说,只要是孙悟空降妖除魔的需要,玉帝都宽容了悟空的不恭敬,为之一路开绿灯,这时候的玉帝,也颇有可亲可爱之处。对悟空半敬半讽的“玉帝老儿”的称呼,也习惯了。

  一个位高权重的低能者,往往最在乎人们是否看重他的职位,看重他的权势,因为他把他的自尊押在了这上面,一旦伤及自尊,就会变得气量狭窄,睚眦必报。玉皇大帝也这样。八十七回,写离西天不远的凤仙郡,已经三年没有下雨,悟空到天庭查原因,四天师带他到披香殿,看到的是:

  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

  悟空问这是什么意思,天师告诉他,只有等鸡食米尽,狗舔面净,灯烧锁断,凤仙郡才会下雨。悟空一听,“大惊失色”。凤仙郡的臣民,为何要受这遥遥无期的大旱灾害呢?原因让人不可思议,玉帝自己说了:“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仅仅是将供品推倒喂狗,这么一件小事,就连累全郡人民共受如此惨烈之苦,这玉帝老儿不但利用职权,滥施刑罚,而且是心狠手辣,一种得势小人的行径。可见这玉帝是轻易不敢冒犯的,一旦冒犯,哪怕是最小的,也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资历无限老,地位无限高,权势无限大。可是,既不见仙风道骨,也不露法力神通,更不显德高望重。如果是一个血肉之人,不过是一个株守故园、老于户牖的凡人;如果是一个人间帝王,不过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平庸皇帝;如果是一个神仙,不过是一个浪费岁月的不死者而已。可他既不是血肉俗人,也不是人间帝王,更不是普通神仙,而是居住在崇高天上的天地宇宙的最高主宰。这么一分析,他确实辱没了“玉皇大帝”这个称号。这怨不得他,也怨不得《西游记》的作者。因为,作为天的化身,他的角色定位似乎一直就是以自然力量去示警示惩,而不是社会、人格力量去祛魔治心。所以,经历了那么多“劫”,他的社会化人格还是不健全。至于道家在他身上附加的那些东西,也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主要人物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如来观音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菩提师祖二郎神哪吒镇元大仙东海龙王黎山老母太白金星

  主要妖怪

  牛魔王白骨精红孩儿铁扇公主六耳猕猴黑熊精黄风怪南山大王黄眉大王鼍龙怪通天河鱼怪九灵元圣独角兕大王百眼魔君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白鹿精玉兔精老鼠精蜘蛛精狮驼王

  每回内容简介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

  重点情节

  石猴出世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四圣试禅心大圣闹天宫除名阎王薄大战牛魔王三借芭蕉扇戏妖盘丝洞真假美猴王四战黄袍怪义激美猴王荆棘岭狮驼岭火云洞黑风山高老庄通天河车迟国玉华国比丘国朱紫国无底洞平顶山五庄观乌鸡国女儿国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孙悟空。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内容简介、分析及读后感,如:西游记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