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是一个悲剧人物,一心跟随者李甲最终被李甲所抛弃,最终杜十娘和她的百宝箱一起沉入湖底。
《明世说新语》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世说新语》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李绍文撰。八卷。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迄于
2024-10-14
杜十娘是一个悲剧人物,一心跟随者李甲最终被李甲所抛弃,最终杜十娘和她的百宝箱一起沉入湖底。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中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名妓杜十娘与宦家子弟李甲相爱,经过对李甲的观察和考验,杜十娘从良于李甲。李甲在携十娘回家面父的路上遇上风流贪色之徒孙富,孙富为得到杜十娘,巧言馋说使李甲惶恐自失,李甲便接受孙富的计策卖杜十娘。杜十娘认为李甲为了钱与名而辜负了自己,便投江而死。对于杜十娘的悲剧,目前学术界有些人认为是时代悲剧,是封建礼教、门第观念的压迫造成的;有些人认为是李甲的原因,是他懦弱无能,没有主见。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笔者认为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应该是多重的,上述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除了这些客观原因,杜十娘自身也有着不可忽略的责任。
一、杜十娘不信任李甲
杜十娘从认识李甲到投江而死一直不信任李甲,用金钱考验李甲。表现在:杜十娘见李甲手头愈来愈紧张,仍依旧来院,也就愈说明李甲对她的感情,心头就愈高兴,愈有心向他。在赎杜十娘这件事上,杜十娘明明知道李甲没有钱,却没有马上拿出自己的钱,也没有告诉李甲她有钱,而是让李甲四处借贷。到了第六日,知道李甲没有借到一分钱,也只拿出赎金的一半一百五十两。她认为如果李甲有心赎她,他大概容易办成。而且拿出的都是些碎银,很好地掩饰了她的家当。每当李甲没有钱时,杜十娘只是二十两、五十两的给,并说是姐妹借的、赠的。这些都是杜十娘策划的对李甲的考验。李甲也都通过了这些考验,但是杜十娘依然不信任李甲。正是由于对李甲的不信任,杜十娘才会隐瞒百宝箱,假托是姐妹相赠。不但丝毫没有透露百宝箱的秘密,甚至没有表示出自己有钱,没有暗示李甲不需为钱发忧。直到杜十娘在瓜州渡口跳江自杀前,当众抛洒百宝箱,我们才和李甲一样,震惊地发现她竟然私存了这么多财宝。杜十娘隐瞒百宝箱也是在考验李甲,想知道没有百宝箱,没有钱,李甲对自己是否会始终如一。一旦李甲没有达到杜十娘的要求,杜十娘就会认为李甲没有经得起考验,李甲不够爱自己,考验失败。所以,当李甲表现出有意将自己卖于孙富,杜十娘立即就认为李甲没有经得起考验,李甲为了钱而抛弃她,不是真心爱自己,李甲辜负了她,自己失败了。于是,杜十娘悲愤交加,投江而死。事实是杜十娘想的这样吗?难道李甲对杜十娘就没有感情吗?虽然不能说李甲对杜十娘十分忠贞,达到海枯石烂,“山无陵,天地合”才与杜十娘决绝的境界,但是,李甲对杜十娘是有感情的,而且杜十娘追求的那种境界是脱离现实的。
其一,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说明李甲是因为“惧怕老爷”不敢赎十娘。虽然惧怕老爷,李甲依然与杜十娘“情好愈密”,一心与杜十娘在一起――“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与杜十娘有感情,才会不知不觉过这么久,若只是贪恋美色,日子久了,也便会感到厌倦。为了杜十娘,李甲身无一钱,典尽衣衫。“议及终身之事”,李甲说道:“我非无此心。”说明李甲也想赎杜十娘,只是“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当李甲听杜十娘说只要三百两银子,可以向都中亲友借贷后,李甲虽知亲友因己留恋院行,已无人相顾,但也决定第二日“各家告辞”,“假贷路费”。李甲“一连奔走三日,分毫无获”,“到第四日又没想头”,同乡柳遇春认为“此乃烟花逐客之计”,劝诫李甲“早早开交为上”,李甲在既借不到钱,又受到柳遇春劝诫的情况下,心中依然“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不放弃赎杜十娘,心上还牵挂着她。可以说一连六日“东央西告”,“分毫无获”,自身也“含泪而言”,“不信上山擒虎易,果然开口告人难”,这对于任何人都是身心上的痛苦,是一种艰辛。何况对于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诸如此类困难的富家公子呢!即使如此困难,李甲也没有对杜十娘说“不行,实在没有办法,还是算了吧”之类放弃的话。面对杜十娘的问话,李甲只是流涕。“哭”说明李甲对杜十娘有感情,想赎十娘而苦于无可奈何。当杜十娘拿出一百五十两,李甲“惊喜过望”,径直去找柳遇春,李甲拿到三百两时,他则“喜从天降,笑逐颜开,欣欣然来见十娘”,二人“欢天喜地”,此时李甲没有考虑到此后要面对的困难,只是一心想赎十娘。可见,他对杜十娘的感情。反之,如果李甲对杜十娘没有感情,不想赎十娘,即使赎金只需三百两,李甲也有充分的理由回绝杜十娘。如果不好意思回绝,出去借钱可以只是装装样子,不必一连六日“东央西告”,还“羞回院中”,更不会哭了。所以,通过李甲赎杜十娘的过程可以看出李甲对杜十娘的感情。这一点杜十娘也应感受到了。其二,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李甲是杜十娘不知在“多少公子王孙”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势必通过了聪明的杜十娘的细致观察和多次考验,比如上述赎杜十娘一事。可见,李甲对杜十娘是有感情的。而且纵观全文,杜十娘一直在主导着李甲,直至孙富出现。所以,杜十娘那么不信任李甲是错误的。李甲经过了数次考验,杜十娘不应该那么不信任李甲,那么苛刻地考验李甲,只要李甲违逆自己考验的标准,不管是什么原因,李甲就是不合格的。完全不考虑李甲曾经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考虑李甲的为人。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李甲并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不会仅仅为了金钱而抛弃杜十娘。首先,杜十娘认为李甲“忠厚志诚”。其次,当杜十娘拿出五十两时,李甲道:“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矣,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李甲并不是当时说说而已,“自此每谈及往事,公子必感激流涕”。其三,李甲没有当下擅自答应孙富千金聘杜十娘,而是说“小妾千里相从,义顿难绝,容归与商之。得其心肯”,再与回复。再者,纵观全文,李甲称呼杜十娘多次用的是“恩卿”二字。 如果李甲只是为了钱而卖了杜十娘,那么李甲应该在几次没有钱的时候,在孙富尚未出现之前就有卖杜十娘的想法,应该立刻答应孙富,即使不马上答应,当杜十娘问他为何如此郁闷,李甲应该回答而不应该只是“叹息而已,终不起口”,不应是“频频叹息”,“欲言不语者几次,扑簌簌掉下泪来”。从李甲的“欲言不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杜十娘的愧疚,是难开其口也。如果李甲说“情不能舍,是以悲泣”是假话,那么他做不到“泪如雨下”。难道李甲不希望和杜十娘在一起吗?他当然希望并且一直为此而付出、而努力――身无分文、典尽衣衫,违抗父命、惹坏父亲,连日奔走、四处借贷以赎十娘,同回老家。可谓历尽艰难,“倍尝艰苦”,好不容易走到那时,不到万不得已,他能放弃杜十娘吗?可见李甲也是苦于无奈!
很多问题、诸多悲剧都是由于不信任造成的,现代生活不也是如此吗?杜十娘总是想着用金钱考验李甲,想知道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李甲是否会对她始终如一。到家再用百宝箱获得其父的怜悯,但她没有考虑李甲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的巨大的外在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这些压力使得李甲不得不放弃杜十娘。所以,考验是应该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杜十娘没有把握好考验的限度,这是一次错误的考验,考验失败才导致悲剧结果,这都是由于杜十娘对李甲不信任造成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