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地震》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

《地震》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地震》原文、翻译及赏析,来了解一下吧。

  聊斋志异《地震》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①,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②,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③。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④,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⑤,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⑥。相顾失色⑦。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⑧。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⑨;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⑩。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⑪。河水倾泼丈余⑫,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⑬,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⑭,并忘其未衣也⑮。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⑯;某家楼台南北易向⑰;栖霞山裂⑱;沂水陷穴⑲,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⑳。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㉑,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街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㉒,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㉓!

  聊斋志异《地震》翻译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发生了大地震。我当时恰好客居稷下,正在和我的表兄李笃之点着蜡烛喝酒。忽然听见有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传来,向西北方而去。大家都很惊诧,而且觉得很奇怪,不知是什么缘故。不一会儿,茶几、桌子等家具开始颠簸摇晃,酒杯也倒下了,屋子的梁柱发出折断的声音。大家互相看着都大惊失色。过了好一会儿,才知道是地震了,都各自快步地跑到室外。只见楼房屋舍一会儿低下去一会儿又起来,围墙倾倒、房屋垮塌的声音和小孩子、女人哀号的声音,吵得很厉害,像沸腾了一样。人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转动翻腾。河水翻起一丈多的浪打到岸上来,整座城都是鸡和狗的叫声。过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始稍稍安定一些。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着身体聚在一起,争相谈论这件事情,忘记了自己没有穿衣服。后来听说有个地方井塌了不能打水,还有一家人的房子南方和北方居然换了位置,栖霞山裂开,沂水河塌陷出一个洞穴,有好几亩大。这真的是非常奇异的变化。

  同一个地方有个妇人,晚上起来上厕所,回去的时候发现狼把她的孩子叼走了。这个女人急忙上前与狼争夺,狼稍稍一松嘴,妇人就把小孩夺出来了,抱在怀中,但是狼蹲在那里不肯离去。妇人大声呼喊,邻居们都奔跑着聚集过来,狼才离去。妇人受惊的心情安定下来,感到很幸运,指天画地地叙述起狼把孩子叼走时的情况和自己争夺孩子的情形。过了很久、忽然发现自己身上什么都没有穿,于是赶忙跑了。这应该和地震的时候男人、女人都忘记自己没有穿衣服是一样的情形。人在惊惶时的束手无策,是多么可笑啊!

  聊斋志异《地震》赏析

  《地震》全文层次分明,结构错落有致。以纵向的时间为经,用“忽”“俄而”“久之”“逾一时许”四个时间副词描写地震来袭的经过。以横向的空间为纬,将地震发生时自然的状态和人们的心理情态描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首先,文章开篇两句即交待地震发生的时间、作者身在何处、正做何事。短短两句既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强调了文章的纪实性,又指出在地震来临之前人们的浑然不知。作者正与表兄李笃之对烛畅饮,就将此时的平静与地震发生时的恐怖混乱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

  接着,作者紧紧抓住纵向的时间线索,把地震的发展变化过程极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地震将来之时,“忽闻有声如雷”。作者本在烛下畅饮,忽闻巨响,分外恐怖,令人悬想;地震初来,“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借写室内物体的剧烈摇晃写地震的强度; “久之”,方知地震已来,地震强度之大,到处一片混乱和恐慌;地震来后, “逾一时许,始稍定”,再看街上,已是地震过后的一片狼藉。

  同时,作者又连续不断地向横向铺开,井然有序、面面俱到地描写地震来袭前、开始时、发生时以及结束后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状态,达到物人混同、情景交融的效果。先有巨响“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人惊骇万分,不知其故;接着小震,“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酒杯倾覆的咣当声,屋梁椽柱的咯吱声,声声在耳,人们“相顾失色”;继之大震,景象最为奇特。

  “楼阁房舍仆而复起”,“河水倾泼”,并衬以孩啼闹、人惊叫、鸡乱鸣、狗狂吠等各类声音,极写地震带来的混乱与可怕。最后,地震“稍定”,作者便转入了对全城惊怖景象的描写, “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及其各种传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由屋内到屋外,再到全城甚至整个地震区域,读来毫不费力。

  最后,作者附记了一个妇人在夜间从狼口夺儿并一时兴奋裸体向邻里讲述此事的故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在地震中男女裸体相聚告语的事再作一番议论。这是一种叙议结合的“异史氏曰”。但故事本身殊无意味,给人以续貂之感,甚至破坏了原文的完美。

  蒲松龄的文章素以层次分明见长,《地震》也不例外。全文构思新颖巧妙,纵向发展,横向扩延,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艺术立体,使事件能顺着时间的脉络。在极短暂的时间,在空间上有了立体鲜活的呈现。同时,语言简明有条理,给人以严整、充实的美感。

  文章把一次严重的地震过程和震中情景都如电影中的蒙太奇画面一般一节节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而且声光交错,物人并出,险状迭现,惊心动魄,无此亲身经历,无此亲睹亲闻,绝不会写得如此真切撼人。作者还实事求是地在“后闻”中补叙了“井倾汲绝”“楼台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等情状,把这次齐鲁大地震波及的范围和强烈程度都作了交代,成为中国地震史上一份珍贵的史料,从而使其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俱在。

  文章写震前、震中、震后;写房内、房外、街上;写所见、所闻。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合情合理,井井有条,紧紧相扣,一气呵成。再现地震现场画面,非亲临其境者写不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聊斋志异《爱才》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爱才 一个官员有个妹妹从小养在皇宫里作宫女,她嫁给了一位贵人,有个武官代他写了一封书信,信中有这样的精彩语句:令弟从长,奕世

    2021-07-09

  • 聊斋志异《龙》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龙 河北省界有条龙坠落到村里,龙笨重迟缓地爬进一绅士家中,门口刚能容过它的身躯。龙挤塞进去,家里的人都吓跑了,登到楼上大声

    2021-07-09

  • 聊斋志异《晋人》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晋人 有一位来自山西地区的勇士,他对那些花拳绣腿式的格斗术不屑一顾,而以武艺精湛的实力传名于世。当他路过中州时,有一个少

    2021-07-09

  • 聊斋志异《蛰蛇》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蛰蛇 我的同乡郭生,在山东的和庄.设立一个私塾,有五、六个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初次进学堂的孩子。 学堂的南边是厕所,厕所是个牛

    2021-07-09

  • 聊斋志异《人妖》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人妖 书生马万宝,是东昌人,为人狂放不羁;妻子田氏,也是放诞风流,夫妻二人感情敦厚。 一天,有个女子来到村中,寄居在马生邻居一个

    2021-07-09

  • 聊斋志异《丐仙》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丐仙 高玉成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住在金城的广里。他擅长针灸,不论病人穷富都给治。 有一天来了个乞丐,小腿上长着烂疮,躺在路边上

    2021-07-09

  • 聊斋志异《一员官》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一员官 济南府吴同知,性格刚强,清正廉洁。当时官府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哪个官犯了贪污罪,上司总是加以庇护,不但不处罚,反而把

    2021-07-09

  • 聊斋志异《博兴女》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博兴女 博兴人王某,有个女儿刚满十五岁。当地一恶霸看中女子的姿色。趁她外出时,将她强抢了去,没有一个人知道。到家后,恶霸逼

    2021-07-09

  • 聊斋志异《浙东生》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浙东生 浙东有个书生房某,到陕西设馆教书,常常对人吹嘘自己的胆大,啥也不怕。 一夜,房某赤身躺在床上睡觉,正睡间,忽然觉得有一个

    2021-07-09

  • 聊斋志异《秦桧》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秦桧 青州的冯中堂家,杀了一头猪。拔去猪毛,见肉上写着一行字:秦桧七世身。将猪肉烹了一尝,味道恶臭,不能下咽,只得扔给狗吃了。

    2021-07-09

  • 聊斋志异《房文淑》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房文淑 开封人邓成德,游学来到兖州,住在一座破庙中,受雇为一个专造户口簿的人抄抄写写。到了年底,同事和仆役们都回家了,只剩下

    2021-07-09

  • 聊斋志异《李象先》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李象先 李象先,是寿光县的名人。他的前世是一座寺庙的火头僧,无病而死。灵魂离体后,游荡在外,栖息在一个牌坊上。往下看见往来

    2021-07-09

  • 聊斋志异《新郑讼》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新郑讼 长山县石宗玉,是个进士出身,在新郑县当县令。有一个远客张某人,在外经商,因生了病,既不能步行,又不能骑马,便雇了一辆人力

    2021-07-09

  • 聊斋志异《太原狱》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太原狱 太原有户人家,婆、媳都是寡妇。婆婆方到中年,不能自守。村里一个无赖常常跑到她家里去跟她私通。媳妇看不惯,暗暗地在

    2021-07-09

  • 聊斋志异《锦瑟》白话文故事内容

    卷十二锦瑟 沂水县有个姓王的书生,少年时父母就死了,家里十分贫困。但王生却是一个高雅修洁、清奇洒脱的美少年。当地有个姓兰的富

    2021-07-09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