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鹗《卢眉娘》原文及赏析

【导语】:

〔唐〕苏鹗 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①,年十四。称本北祖帝师之裔②。自大足中,流落于岭表③。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④。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

  〔唐〕苏鹗

  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①,年十四。称本北祖帝师之裔②。自大足中,流落于岭表③。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④。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色,于掌中结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⑤、天人玉女、台殿麟凤之像而外,执幢捧节之童,亦不啻千数⑥。其盖阔一丈,秤之无三数两,自煎灵香膏傅之,则虬硬不断⑦。

  上叹其工,谓之神助。因令止于宫中,每日但食胡麻饭二三合。至元和中⑧,宪宗皇帝嘉其聪慧而奇巧,遂赐金凤环,以束其腕。知眉娘不愿在禁中,遂度以黄冠⑨,放归南海,仍赐号曰“逍遥”。

  及后神迁⑩,香气满室,弟子将葬,举棺觉轻,即彻其盖,惟有藕屦而已(11)。后入海人往往见乘紫云游于海上。是时罗浮处士李象先作《卢逍遥传》,而象先之名无闻,故不为世人传焉。

  【注释】 ①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永贞是唐顺宗李诵的年号。卢眉娘:原注“眉娘生,眉如线且长也,故有是名也。” ②北祖:北朝帝王。帝师: 原注“后汉卢景祚、景裕、景宣、景融,兄弟四人,皆为皇王之师”。③大足: 唐武则天年号(701年),只一年。《太平广记》又作大定。大定:北周静帝宇文衍的年号(581—589年)。岭表:岭南,五岭以南地区。④《法华经》: 佛教经典,全名《妙法莲花经》。⑤十洲:旧题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一书,记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八方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十个仙岛,谓之“十洲”。三岛:神话传说中瀛洲、蓬莱、方丈三个仙岛。⑥不啻:不止。⑦灵香膏:灵香草油。虬硬:盘曲如虬而坚硬。⑧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年)。⑨禁中:宫中。度以黄冠:度为道士。道士所戴之冠,其色尚黄,故称黄冠。⑩神迁: 指死。(11)藕屦: 藕丝鞋子。藕丝是当时的彩色名。

  【赏析】 《杜阳杂编》,三卷,主要记叙唐代宗至唐懿宗十朝间边地域外有关绝技宝物的奇闻异事,虽多据传闻附会,但繁文丽采,在唐传奇中别树一帜。作者苏鹗,字德祥,武功(今属陕西)人,居武功杜阳。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8)进士。

  中国古代小说至唐方进入成熟阶段,这不仅表现为“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明胡应麟语)而且已是“显扬妙笔,……并欲以构想之幻自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集及杂俎》)。苏鹗的《卢眉娘》即典型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卢眉娘是南海进贡的“奇女”,其奇,在于“幼而慧悟,工巧无比”,小小年纪便秉赋了巧夺天工的刺绣技艺。具体言之,“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在极有限的空间与极繁多的文字之间构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其绣技之奇。在此对比性叙述之后,小说进一步细致描绘:“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以日用及常见的细微之物为反衬,竭言其小而工; “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意在由点及面,通篇如此。不仅如此,卢眉娘还有更为奇妙的绝技——“善作飞仙盖”: 一丈之阔的伞盖结为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殿麟凤之像而外,执幢捧节之童,亦不啻千数”。这是在限定的范围之内表现了无限的空间(其中包括平面空间如十洲三岛、楼台殿堂和立体空间如天人玉女、麟凤庶民)和众多的人物;“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色”,“秤之无三数两”,则是写其原料的细微精密和成品的轻巧精致。小说在叙写两件作品时,已经超越了汉魏六朝小说的古质简约、粗陈梗概,注意到描写的细致和文辞的精妙,暗寓了惊奇感叹的情感色彩,这样,卢眉娘工巧之“奇”就极为生动鲜明地得以表现。

  不过,我们显然不能将卢眉娘与一般的刺绣高手相等同: 她是“北祖帝师之裔”,有着高贵的血统; “每日但食胡麻饭二三合”,饮食颇为奇特;其“神迁”更是灵异非凡:“香气满室,弟子将葬,举棺觉轻,即彻其盖,惟有藕屦而已。后入海人往往见乘紫云游于海上”。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欲以构想之幻自见,因故示其诡设之迹矣”(同上),在创作上表现了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与继承六朝志怪传统的程度有差的结合。在观念形态上,则是当时人们技能崇拜的反映。

  技能崇拜是上古天人感应观念的繁衍,在民间通常有人神型和奇异型两种范式,前者与传统的尊神观念和佛教的祖师崇拜合流,由人而神,大多成为行业之神,如木匠所祀的鲁班、纸匠所祀的蔡伦、铁匠所祀的老子等;后者虽仍属世俗范畴,也多少有些神奇之气或怪异之象,故非常人所能及,如言笑之东方朔、歌舞之赵飞燕、诗酒之李太白等。卢眉娘也属后一类型,故“上叹其工,以为神助”(《太平广记》卷66此条作“顺宗皇帝叹其工,谓之神姑”,则将其拔高一个档次,御封为神了)。她神幻怪异之种种,给其“奇巧”的绣技笼盖了一层神奇朦胧的雾纱。正因其为神助之人,小说在描绘、惊叹其刺绣技艺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崇敬,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明世说新语》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世说新语》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李绍文撰。八卷。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迄于

    2024-10-14

  • 《明记略》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记略》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皇甫录撰。 《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四卷,历代小史本、丛书

    2024-10-14

  • 《明镜公案》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镜公案》简介|鉴赏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  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

    2024-10-14

  • 《春梦琐言》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春梦琐言》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传奇小说。作者不详。  书叙会稽富春人韩仲琏,一日出游,步入山洞,遇李娘、棠妲二女,侍寝交

    2024-10-14

  • 《昨非庵日纂》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昨非庵日纂》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二十卷。明郑暄编纂。存明崇祯刻本,清末石印本,台湾《笔记小说大观》本。此

    2024-10-14

  • 《最娱情》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最娱情》简介|鉴赏  综合性文集。共四集,二层印本。上层第一集是古今诗话,第二集是古今曲藻,第三集是古今小说,第四集是挂枝

    2024-10-14

  • 《月河所闻集》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月河所闻集》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莫君陈撰。一卷。今有《吴兴丛书》本。  本书载北宋时杂事,有关元祐诸臣

    2024-10-12

  • 《朝野遗记》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朝野遗记》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佚名氏撰。 《四库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有《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2024-10-12

  • 《机警》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机警》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 《千顷堂书目》编入子部小说类, 今存有《百陵学山》本、《续

    2024-10-12

  • 《林泉随笔》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林泉随笔》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张纶撰。一卷。有《今献汇言》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作者生平不可考

    2024-10-12

  • 《枫窗小牍》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枫窗小牍》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袁褧撰,袁颐续。 《稗海》本题为百岁寓翁撰。二卷,有《宝颜堂秘笈》本、 《

    2024-10-12

  • 《查功课》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查功课》简介|鉴赏  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八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出版。  小说只有极少量

    2024-10-12

  • 《梁溪漫志》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梁溪漫志》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琐谈、轶事小说。南宋费袞撰。梁溪为无锡城西南地名,费袞为其地人,故以之名书。十卷,有明仿

    2024-10-12

  • 《梅杏争春》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梅杏争春》简介|鉴赏  宋代小说家话本。晁瑮《宝文堂书目》著录,今存残页五纸。据其版式、纸质,郑振铎疑为《清平山堂话本

    2024-10-12

  • 《检蠹随笔》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检蠹随笔》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琐谈小说集。明杨宗吾著。  《千顷堂书目》、 《明史·艺文志》入子部小说家类,题

    2024-10-12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