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宁愿做傻瓜》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宁愿做傻瓜》是由知名作家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禅师“无相大师”的几个弟子对于“宁愿做傻瓜”这句话的不同理解,进而告诉读者不要计较太多的东西。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因为常常讲,所有的弟子都已经记住了:“师父常常说宁作傻瓜。”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庙里漏雨漏得浙哩哗啦,大师大声叫弟子赶快来接雨,但是很多弟子不在,只剩两个,听到师父叫,赶快拿了桶子来接雨。一个弟子拿一个很小的桶子冲出来。无相大师看了就说:“雨下得那么厉害,漏了好几个地方,只拿了一个这么小的桶子,真是傻瓜。”这个弟子就很不高兴,心想:“匆匆忙忙跑出来接雨,结果师父还骂我傻瓜。”

  第二个徒弟因为太紧张了,拿了一个竹篓子冲出来,要接雨的时候呆住了。无相大师心里想:“怎么傻成这样?怎么有这么傻的徒弟?”就很不高兴骂他说:“你真的是个大傻瓜!”这个弟子一听,非常开心,心想:“师父一直都在鼓励我们要作傻瓜,现在竟然说我是个大傻瓜,这一定是在赞叹我了不起。”这样起了欢喜心,心开意解,得到了开悟。这个弟子究竟开悟到什么呢?  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打破分别心。当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的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生气、不开心,我们也可以不生气,宁可作傻瓜,很开心,就像我们看到一个碗,可以想:“这个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个洞。”但也可以反过来想:“这个碗虽然破了一个洞,但还是很漂亮!”

  第二,从悟的境界来讲,傻瓜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开悟,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在生活里面没有心机,保持在一种纯然的状态。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像第二个徒弟那样,宁作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的心。

  就像我们修行,每天都花时间在那儿叨叨念,他每天都在算,做这件事可以赚多少钱,明天加起来就赚多少钱,他永远不会做赔钱的生意。但是修行要反其念,是在做什么?整天在那儿打坐,是要干什么?别人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时,给你一百元,你就觉得很有价值,但是不能用这样子来衡量,因为这世间许多东西是无价的!

  我们看到街上那些智障或者智力比较差的人,他们是非常单纯,非常纯净的。我们通常没有那么纯净,因为我们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比较执著于“有”的人,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有效果,如果三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件事情。通常都比较实际,比较现实,比较会计算,比较会营谋,这样的人叫“聪明人”。因此聪明人的生活是塞得满满的,他没道而行,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间,在世人都迷乱的时代,我们在内心里清明就好,外表上宁可作傻瓜。

  作品赏析

  普通人的“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间,在世人都迷乱的时代,我们在内心里清明就好,外表上宁可做傻瓜”,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一个深刻的道理讲得如此的明白,如此的透彻,如此浅显易懂。而且,作者所说的“傻瓜”,并非真正的傻瓜,而是外表上的大智若愚,韬光养晦,“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德。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时代的热情呼唤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文中“无相大师”所说的,“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何愁我们的社会不美好、不文明、不幸福?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的举重若轻,通过禅师与弟子的对话故事,顺理成章地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思想“和盘”托出,可谓“寥寥数语,尽得风流”。“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弟子,宁做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的心。”不错,如果我们能够心无杂念,对人生和他人能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大度,多一点友善,那么,不仅自己能够“开悟”,能够“认识人生真价值”,也能够为别人带来好处,收获友谊,同享“美丽”。本文哲理与事例相辅相成,遣词造句口语化,增强了对受众的“亲和力”。 [1]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