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整天在笼子里唱歌的鹦鹉, 以为自己是世界最好的歌唱家, 于是整天唱个没完。主人烦了,就把它搬出庭院,拴在果园的树上。鹦鹉很委屈,看到头上有一只夜莺在歇息, 就说开了: 好朋友呵
中国童话《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原文
三只小猪盖房子 【第1篇】 猪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黑猪,一个叫小白猪,还有一个小花猪。 有一天,猪妈妈对小猪说: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
2021-11-04
有一只整天在笼子里唱歌的鹦鹉, 以为自己是世界最好的歌唱家, 于是整天唱个没完。主人烦了,就把它搬出庭院,拴在果园的树上。鹦鹉很委屈,看到头上有一只夜莺在歇息, 就说开了: 好朋友呵
有一只整天在笼子里唱歌的鹦鹉, 以为自己是世界最好的歌唱家, 于是整天唱个没完。主人烦了,就把它搬出庭院,拴在果园的树上。鹦鹉很委屈,看到头上有一只夜莺在歇息, 就说开了:
“好朋友呵,听说你也是出色的歌手,请你来评评这个理: 我的嗓音是世界上最好的嗓音, 我唱得出人和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可我的主人不耐烦听我唱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夜莺说:“你先唱唱,让我听听好不好?”
鹦鹉放声唱了起来。 它呜呜呜地学唱了公鸡的叫声,又咕咕咕学唱了母鸡的叫声,还喵喵喵地学了猫叫,再汪汪汪地学了狗叫……它使出了全副本领,把学来的各种鸟兽声音全维妙维肖地唱了一遍。唱完后,十分自信地问夜莺:“怎么样,你还从没有唱过听过这么丰富的歌声吧?”
“你学得很象,”夜莺说:“可是这些全是别人的声音。 你自己的声音呢, 唱出来听听。”
鹦鹉感到奇怪,说:“自己的声音有什么好听?只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还算艺术吗?好吧,这很容易,我唱出来就是。”
鹦鹉又唱起来。但它学唱别人的声调已惯了, 不用说,一开口还是猫呀、狗呀、猫头鹰呀那些叫声。
夜莺说:“人家讨厌你的原因就在这里,你只会唱人家的, 自己没有歌了。”
——蒙古族寓言(节选自《中国民间寓言选》)
古今中外有不少寓言阐述了关于学习和模仿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这则蒙古族民间寓言也是一样。但它的特点是侧重于艺术追求方面。鹦鹉为了完善自己的艺术,一定下过不少学习、磨炼的功夫。它模仿鸡、猫、狗及各种鸟兽声音,全都维妙维肖,这容易吗?所以它满有理由“以为自己是世界最好的歌唱家”。遗憾的是,它越是把他人的声音学得维妙维肖,它离真正的艺术就越远。正如夜莺指出的,它“只会唱人家的,自己没有歌了。”
关于艺术创造与学习借鉴的关系,本来有一对“二律背反”的理论命题:一是天才来自对他人的勤奋学习,艰难困苦的模仿取法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成就艺术的决窍不在取法他人而在开掘自我。取法他人只能增添一点作为艺术皮毛的技巧,而往往磨损了作为艺术灵魂的自我。这篇寓言阐述的近似后一个命题。
其实,我们不妨把艺术比作剑,把自我比作剑锋。艺术之要表现自我,如同剑之要突出锋口一样。那么,磨砺便是必不可少的,连最好的宝剑都需要磨砺。 艺术的磨砺自然也包括着对他人的取法。等于借他人的磨石磨去剑身的赘铁, 以突出锋刃。但如果把刀立着磨,让锋口 (自我)去俯就磨石,那只会越磨越糟。鹦鹉就是越磨越糟。
蒙古民族是一个充满艺术创造力的民族。草原世界的辽阔无垠、马背生活的豪迈浪漫,养育了这一民族的艺术天性,她才可能产生这样的民间寓言。这一民间寓言所揭示的艺术道理也屡为中外文学大师所揭示。
这则寓言所阐述的是一个普遍命题。因此,它所揭示的道理,不仅适用于艺术,也适用于艺术以外的其他方面。有一位著名数学家说:“为什么在我们这一代爱因斯坦说出了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最有卓识、最深刻的东西?因为一切有关空间和时间的哲学和数学他都没有学过。”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不应该停留在学习模仿这个初级阶段上。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