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寓言《差不多先生传》原文及赏析

【导语】: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 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 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 因为他是中国全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 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 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 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 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 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 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 常常骂他,他只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 同八点三十二分开, 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 ……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 ……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 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 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胡适寓言(选自叶圣陶《文章例话》)

  “五四”运动以来,“改造国民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对“国民性”的探讨,成就最大者, 首推鲁迅。他的《阿Q正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要“画出国民的灵魂”,可说是他探讨“国民性”的艺术总结。另一位曾经对新文学作出过贡献的文学家胡适,他写的《差不多先生传》,也可看作是他对“国民性”的探讨。当然,无论从哪方面讲,《差不多先生传》无法同《阿Q正传》比肩,但它反映了胡适对“国民性”问题独特的思考,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差不多先生传》是以传记形式写的寓言。

  其主人公差不多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形象。正如阿Q最大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差不多先生最大的特点是“差不多”。他的处世哲学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从小到死,他一生都奉行这一哲学。在他看来,红糖与白糖差不多,陕西同山西差不多,甚至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

  作者是把“差不多”作为中国人“国民性”中的弊病来揭露和讽刺的。作品开头,作者说差不多先生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作品结尾,作者又说差不多先生死后,“无数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不仅如此,作者进一步指出,大家并不认为“差不多”有什么不好,反而认为这是“看得破,想得通”的“德行”。因此这种弊病就带有更大的危害性。——这正是作品的深刻之处。

  作者揭出差不多先生的弊病, 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让差不多先生死在自己奉行的“差不多”哲学上,是耐人寻味的;而作品结尾说:“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这是作者对国人发出的严厉警告。

  作者用了重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在这个短小精悍的作品中,差不多先生讲“差不多”就达九次之多。这不是罗嗦重复,而是为了突出人物特点必要的重叠。重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有变化,有新意,加深读者的印象。差不多先生讲“差不多”就有多种表达方式:“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是差不多吗”,“也还差不多”,等等;特别是差不多先生临死时说的“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不仅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人物临死时有气无力因而断断续续的口气,而且辛辣地讽刺了这种人物至死不悟,可谓传神之笔。

  解放后,作家何迟在相声《买猴儿》中塑造了一个著名人物: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他把“火速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写成“火速买猴儿五十个”,害得采购员“走东北,到广东,跑四川,云游了半个中国”。这位马大哈,无疑是差不多先生的子孙。可见作为艺术形象,差不多先生是有艺术生命力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中国童话《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原文

    三只小猪盖房子 【第1篇】 猪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黑猪,一个叫小白猪,还有一个小花猪。 有一天,猪妈妈对小猪说: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

    2021-11-04

  • 中国童话《会唱歌的秘密》故事原文

    会唱歌的秘密 从前,在个遥远的国家,住着一个长着驴耳朵的国王。国王每天把王冠戴在头上,因此,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不知道他长着驴耳朵

    2021-11-04

  • 中国童话《剪刀大侠》故事原文

    剪刀大侠 有一把大剪刀在草原上游逛,它一边走一边唱歌: 咔嚓!咔嚓! 我是剪刀大侠。 谁不听我的话, 咔嚓!咔嚓! 一棵有学问的山菊花听

    2021-11-04

  • 中国童话《减肥腰带》故事原文

    减肥腰带 小狐狸开的商店,专卖腰带。每天,小狐狸都扯着嗓子喊: 买腰带来买腰带,这里的腰带品种齐全,美观大方,价钱便宜,保您满意,快来买腰

    2021-11-04

  • 中国童话《就这一次》故事原文

    就这一次 白兔大婶种的桃树结果了。那抿着红嘴儿的大桃子藏在绿色的树叶中,真惹人喜爱呀!小猴子见了这满树的桃子馋得口水直流。他

    2021-11-04

  • 中国童话《桔子老虎》故事原文

    桔子老虎 一棵桔子树上结满了桔子。一个黄澄澄,个儿大大的,充满水分的桔子,看到同伴相继被人摘走,很是伤心。她哭着对桔子树说:妈妈,难

    2021-11-04

  • 中国童话《桔子月亮》故事原文

    桔子月亮 果果节到了,小鹿给笨笨熊送来一篮大桔子。 笨笨熊吃了一个又一个,一会儿,一篮桔子只剩下一个了。笨笨熊舍不得吃了。心想,要

    2021-11-04

  • 中国童话《开花的树》故事原文

    开花的树 小冬冬爬上凳子去拿桌上的大花瓶玩儿。 这是妈妈昨天才买的大花瓶,亮晶晶的,真好看!小冬冬抱着花瓶跳下凳子,砰!花瓶掉到地

    2021-11-04

  • 中国童话《快乐的小红鞋》故事原文

    快乐的小红鞋 小花狗买回一双小红鞋,红帮、红底、红丝带。朋友们都说,小花狗的红鞋真漂亮。 小花狗穿上小红鞋,抬起头,挺起胸,背过手,迈

    2021-11-04

  • 中国童话《快乐晚会》故事原文

    快乐晚会 森林里贴出一张通知:订于月亮很圆很圆的晚上,举办快乐晚会,欢迎大家参加。 大象看见了:噢,开快乐晚会,唱歌很快乐,跳舞很快乐。

    2021-11-04

  • 中国童话《癞蛤蟆船长》故事原文

    癞蛤蟆船长 夏天,癞蛤蟆先生乘轮船去旅游。轮船载着他游览了名山大川。回来后,癞蛤蟆先生特别羡慕在轮船上工作的人。 癞蛤蟆先生对

    2021-11-04

  • 中国童话《老亮着的黄灯》故事原文

    老亮着的黄灯 喂医院吗? 对!大象院长朝着电话听筒答道。 我肚子疼得厉害,快、快派救护车来 大象院长问:您是谁?听筒里没有声音了。

    2021-11-04

  • 中国童话《老乌龟和小鸟》故事原文

    老乌龟和小鸟 芦苇丛里有一个小池塘。阳光照下来,芦苇和池水就被染上了蜜一样的颜色。 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 这是我的池塘。老乌

    2021-11-04

  • 中国童话《老师住院了》故事原文

    老师住院了 动物幼儿园的马老师生病住院了,小动物们很着急。它们决定一起去探望马老师。 下课后,小动物们向医院走去。小狐狸伽伽一

    2021-11-04

  • 中国童话《老鼠教授的吸尘器》故事原文

    老鼠教授的吸尘器 健康节快到了,家家都在整理庭院,打扫房间,要过一个干干净净的节哩1 老鼠教授从胖小猪窗口经过,看见胖小猪系着头巾,

    2021-11-04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