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刺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然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
中国童话《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原文
三只小猪盖房子 【第1篇】 猪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黑猪,一个叫小白猪,还有一个小花猪。 有一天,猪妈妈对小猪说: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
2021-11-04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刺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然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刺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然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侯白《启颜录》
侯白是隋代人。《隋书·陆爽传》说他思想敏捷,性格滑稽,善于机辩,又喜欢讲笑话,人们都同他合得来。他同杨素在朝中共事,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谈天说笑,有时很晚了才得回家。一天,侯白刚从官署走出来,碰上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死死缠住他不放,一定要他说笑话。他被缠得没办法,讲了上面这则寓言。
这本为一个玩笑,却有深刻寓意,是一则典型的笑话寓言。
寓言中的“大虫”,明指老虎,实乃侯白自喻。“贤尊”即您父亲,明指刺猬,暗指杨素。郎君,明指橡斗(外壳有刺的橡树果),暗指杨玄感。侯白讲这则寓言的目的,本为告诉杨玄感:我已经被你父亲从早晨就纠缠起,弄得精疲力尽,现在你又来纠缠,我实在受不了,还是让我回去吧。 但寓言本身的含义,却远远超出了侯白的本意。
前几年,常听到“心有余悸”一词。所谓“心有余悸”指的是人们在天灾人祸之后还存在着畏惧心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有了这种心理,遇事就不可能冷静分析,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盲目的退缩情绪,可以进取的也不敢进取了。寓言中的“大虫”就是如此。它号称“兽中之王”,本是什么都不怕的。但它误以刺猬为肉脔(luan),在吃了大亏之后,见了橡斗也以为是刺猬,不敢正视,只好“侧身”,而且态度也变得那么客气和蔼,居然称刺猬作“贤尊”,称橡斗作“郎君”,生怕触犯对方,何其小心翼翼!其实橡斗有什么可怕呢?这都是心理变态使它丧失了勇气。
现实生活中,象“大虫”这样吃了刺猬的亏便害怕橡斗的人,是不乏其例的。真正的聪明人应当是“吃一堑,长一智”,碰到失败和挫折,就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使后面的事情办得更好。
大凡急中生智,临时想出来的寓言,都有即景性,又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则寓言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它还用了影射的手法。侯白不是把自己的本意直截了当地加以说明,而是通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方式,婉转地使对方明白。这就提高了这则寓言的艺术水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