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中国童话《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原文
三只小猪盖房子 【第1篇】 猪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黑猪,一个叫小白猪,还有一个小花猪。 有一天,猪妈妈对小猪说: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
2021-11-04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应帝王》
如何治理天下?这是庄子时代的政治家们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庄子的政治学说是“无为而治”,向往的社会是恢复原始时代的浑沌状态。他希望执政者们“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即顺应客观规律,任其自然,而不要夹杂私旨成见,不要别出心裁。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些主张,在《应帝王》一文中,他回答关于帝王治理天下的问题时、写了六则寓言,其中之一便是“凿开七窍”。
这则寓言的主要形象是浑沌帝。他不偏不倚,居处中央;浑然一面,无眼耳口鼻,却待“倏”、“忽”甚善。但他之善意待人,并非希图“后来福报”,而是出于纯然真情。返朴归真,纯真为美。浑沌帝的这一形象正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重道德而轻外貌”的美学观点。
寓言中的南海帝倏和北海帝忽出于“报德”之心,为浑沌帝开凿七窍:二目、二耳、二鼻孔、一口, 希望他也能有常人的面貌及“视、听、食、息”的能力与乐趣。结果事与愿违, 七窍成而浑沌死,好心反而酿成了悲惨结局。
“寓言十九,借外论之。”(《庄子·寓言》)寓言这一形式在《庄子》全书中占有绝大比重(“十九”即十分之九)。作者的用意在于借助外物来宣传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比如“凿开七窍”,作者意欲得出的结论就很明显:知识是罪孽;治理天下不是靠才能智慧,而是要顺乎自然,“用心若镜”(纯客观地反映和照办),无为而治。这种观点显然是消极的,意在引导人们无所作为,永远处于蒙昧浑沌状态,甚至连眼耳口鼻这些感知器官也属多余,也要去掉才清静。“学富五车”且颇有诗人气质的庄子何以竟如此激烈地主张“绝圣弃智”,连感知器官也不要呢?这是因为他对黑暗的现实看不惯,不但自己不愿与腐恶的当政者为伍,而且感知到了在剥削制度下知识往往要为罪恶的目的服务,因而愤愤不平。至于有的读者还能因这则寓言而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为各自的特征所决定,如果不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师心自用,强加于人,好心也会办出坏事来的这样一番道理,则是仁者见仁了。
这则寓言的最大特色是将抽象的哲学概念(浑沌、倏忽)拟人化。浑沌,是人们想象中的远古时代的一种社会形态。“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曹植《七启》),一片蒙昧。作者借以指代“无为”之境。倏、忽, 则是瞬息万变的纷乱状态,作者借以指代“有为”之境。但两者都不容易向人们述说清楚。聪明的作者便将它们虚拟成为中央之帝、南海之帝及北海之帝,并且生动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友好往来——紧密联系。浑沌包容倏、忽,“待之甚善”;倏、忽报德开凿七窍,却反而断送了浑沌的性命。这就形象地说明“无为”就是顺应自然,“有为”就是横加干涉;“无为”则永恒,“有为” 则短命。庄子的想象力,实在奇特。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