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游黄山记(节选)》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一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愈慈光寺,行数里,迳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弥望削成,不见罅

  一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愈慈光寺,行数里,迳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弥望削成,不见罅缝。扪壁而往,呀然洞开,轩豁呈露,如辟门阖,登山者皆发轫于此。

  里许,憩观音崖。崖欹立如侧盖。迳老人峰,立石如老人伛偻,悬崖多奇松,裂石迸出,纠枝覆盖,白云蓬蓬冒松起。僧曰:“云将铺海,盍少待诸?”遂憩于面峰之亭。登山极望山河大地,皆海也。天将雨,则云族而聚于山; 将晴,则云解而归于山。山河大地,其聚其归,皆所谓“铺海”也。云初起如冒絮,盘旋老人腰膂间,俄而没顶及足,却迎凌乱,迫遽回合,弥漫匼匝,海亦云也,云亦海也。穿漏荡摩,如百千楼阁,如奔马,如风樯。奔踊却会,不可名状。荡胸扑面,身在层云中,亦一老人峰也。久之,云气解驳,如浪文水势,络绎四散,又如归师班马; 倏忽崩溃,窅然不可复迹矣。回望老人峰,伛偻如故,若迟而肃客者。缘天都趾而西,至文殊院,宿焉。

  黄山自观音崖而上,老木榰径,寿藤冒石,青竹绿莎, 蒙络摇缀, 日影乍穿, 飞泉忽洒, 阴沉窅窱,非复人世。山“未及上”曰“翠微”,其此之谓乎? 升老人峰,天宇恢廓,云物在下,三十六峰,参错涌现,恍恍然又度一世矣。吾至此而后乃知黄山也。

  二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 、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陟老人峰,悬崖多异松,负石绝出。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 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 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 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 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 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拿,所谓“扰龙松”也。石笋矼、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滋云雨,杀霜雪,句乔元气,甲拆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

  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天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杈桠轮囷,蔚为奇观也。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游黄山记》选自 《初学集》,全文约5000余字,包括一篇序和九篇记,是中国古典游记中罕见的长篇巨制。与《游黄山记》相应,作者还有一组黄山纪游诗。一共二十八首。诗与文交相辉映,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的奇迹——黄山瑰伟多姿的风貌。

  明崇祯十四年 (1641),作者游黄山,得诗二十八首。次年,寒窗无事,又补作九记。《游黄山记》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而本书所选的第三记和第八记又堪称全文的精华,因为黄山之奇,尤以云海和奇松最为引人注目,而两记的侧重点即在于此。

  黄山的云海,堪称黄山一绝。如果造物主当初不在三十六峰的脸上披上这层飘忽不定、出没无常的面纱,那么可以肯定地说,黄山的美丽将大为逊色,就好象红花失去了绿叶的扶持; 而那种令人飘飘欲仙的超凡脱俗感,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朦胧美感,就更不可能产生了。在交通十分落后的古代,黄山地处偏僻,并非旅游热点,所以,文人学士有勇气、有能力攀登到山顶饱览黄山云海的极为鲜见,而饱览之后又能作如此精详描绘的更是凤毛麟角。

  作者写云海,极其细致传神。当山间的白云蓬蓬然从松树的枝叶间升起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僧便说:“云将铺海”。老僧是世外之人,说话于简洁中透露出自信,但是,何谓:“铺海?”老僧不愿多说。于是,作者便根据自己的知识作了解释: 如果天将下雨,白云就群聚于山; 将晴,白云则四散而归于山; 这雨前和雨后形成的云的奇观,就是“铺海”。这段话是对云海形成规律的阐发,用的是判断句式。在以陈述句为主的上下文之间,这是一层波折,它打破了呆板的文章布局。

  云海瞬息万变,莫测高深,要把这不可名状的云海形诸文字而且传神逼真,艺术上的难度很高。作者通过妙用比喻和巧用动词来达到逼真和传神的双重效果。云海初起时如“冒絮”,言其如团团腾起的棉絮; 继而云海不分,“海亦云也,云亦海也”,言云海如海之广阔浩渺;“如百千楼阁,如奔马,如风樯”,言云海腾踊翻滚,千形万状;“如浪纹水势”,言云散如波纹之消逝,无声无息;“如归师班马”,言云海飘散之疾速。通过一连串的“妙喻”,作者把云海初起时的飘渺,形成后的壮阔,极盛期的奔腾,以及消失时的倏然和突然,逼真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通过比喻这座桥梁想象从未身历其境的云海,从而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一连串不同比喻的组合,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云海的各个侧面,它的长处是能把云海的变化用一连串类似影视艺术中“定格”的画面传达给读者,既形象,又易于把握,但它毕竟不够生动。为了使这些画面能够“活”起来,作者又在精妙的比喻之间穿插了一连串贴切、形象的动词,用以表现云海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云海初起时“盘旋”在老人峰的山腰间,俄而“ (淹) 没”了山顶和山脚; 云海形成了,只见云海中的云层和云层,云朵和云朵,云层和云朵,互相碰撞,往来冲击。这种景观,在作者心灵上和感觉上,造成一种“荡胸扑面”的印象,这时,自然界的运动在作者的内心产生了共呜,云海的壮阔,群峰的巍峨,感染了作者,一种崇高的感觉在他胸中油然而生,使他仿佛感到自己“身在层云中,亦一老人峰也”,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

  黄山多松,且多奇松。至今令游客叹为观止的有罗汉松、蒲团松等,而最著名者莫过于玉屏楼前的迎客松。作者对黄山松的观察非常仔细。他发现: 山自祥符寺以上,树非凡木; 而老人峰一带,悬崖颇多异松; 一过了老人峰,几乎是松的天下了,无树非松,触目皆松。这里暗示了一条规律,即山越高而松越多,山越高而松越奇; 这条规律同时又印证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出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概括了黄山松的分布规律之后,作者便把笔锋转向描写黄山松的特征。

  作者写松,先从大处着眼:“无松不奇”。一个“奇”字,就把黄山松的主要特征概括殆尽了。但是,概括并非文学家最值得自豪和夸耀的手段;文学家的特长,乃是把客观的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以激起读者的形象思维,使他获得美的享受。作者深谙个中三昧,接着,他便把黄山松的“奇”字用八个独立的句子具体化、形象化,而这八个句子又可以分成四组: 第一组,从松树根同松树干、松树枝的比例着眼:“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 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通过树干和树根、树根和树枝之间超乎寻常的比例来突出松之“奇”; 第二组,从松树不同寻常的生长方向着眼,概括出贴着悬崖朝上或朝下纵向生长和从石缝中崩出横向生长两种类型; 第三组,从松树奇特的造型着眼,把它们归纳为枝繁叶茂、亭亭如羽盖的“丰腴美”和瘦骨嶙峋、张牙舞爪似蛟龙的“瘦劲美”两类; 第四组,从松树枝干罕见的形态着眼,归纳为横卧地上突然断入石中,然后又崩出石缝横生地上者和横卧地上突然站起,然后又复横卧地上者两类。这四组八类形态,概括了黄山松之“奇”的各个方面,抓住了最基本的特征,使读者未游黄山而先对黄山松有一个概括而具体的印象。

  以上四组八类奇松,已经够神奇了,但作者认为尤有更奇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作者为什么会作如此的判断呢? 因为,那些“如羽葆者”也好,“如蛟龙者”也好,它们毕竟有一固定的形态,久看必然生厌。唯有这些“与人俯仰”、善解人意的奇松就好像一架奇妙的多棱镜,你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的时间可以窥见不同的物象,永远给你一种新鲜的观感; 又好像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永远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捉摸不透确切的含义。这种在观赏者印象中可变的形态,是自然景观中的极品。变,正是永久魅力的源泉。作者把这一群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千面松”誉之为黄山松之“尤奇”者,可谓独具慧眼。

  如果说,以上还是从“面”的角度来概括反映黄山松之“奇”的话,那么,以下作者便通过“点”的描写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黄山松的印象。经过作者严格的筛选,有三株奇松入选。第一株是“接引松”。它立足北崖,松枝一直伸展到南崖,尤如一架长桥,使两山之间的天堑变为勇敢者的通途: 人们可以拉着松枝从北崖荡到南崖,减去许多攀越之苦,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游客的一架秋千。第二株是“扰龙松”。它高仅三尺,覆盖的面积达一亩之广,纵横之间的比例极不协调,就好像一位巨人在生长发育旺盛时头上被冥冥之中的神灵压了一块巨石,致使他只能横向扩展,无法纵向生长。但是,这位巨人体内的生长力极大,当他头顶受压时,他的脚便拼命向下伸展,致使岩石崩裂,他的脚也同岩石纠缠在一起了。这种大自然的奇迹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第三株松稀奇古怪,它们像一对孪生兄弟,分别孤零零地矗立在前后左右无依无靠的石笋矼和炼丹台上,就好像一个人的头上插了一支簪,又好像车上的羽盖。石笋矼上的那株松树,在今天的黄山旅游图上有一个非常典雅巧妙的名称,叫“梦笔生花”。因为石笋矼尖尖地隆起犹如毛笔的笔头,而矼上的松树正好比一朵盛开的鲜花。因此,作者所说的“不可以名言矣”已经成为历史了。

  黄山松之“奇”,还有一个令人惊异的特征是“松无土,以石为土”,它的根是扎在岩石中的。因此,黄山松枝干的树皮简直就是岩石造就的,苍老如龙,坚硬如铁石,决非杨、柳、榆、桑可比。生长在岩石中的树木如何生存呢?作者猜想它一定是仙木,靠吸取天地之灵气才得以生存的。因此,作者认为黄山松是大自然的骄子,它只能生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而不能移人人们的盆盎,供作案头的盆景,因为离开了大自然,黄山松就失去了它生命的源泉,它同“凡草木”也就没有什么异样了。

  在第八记的最后部分,游人对被雷劈倒的松树深表可惜,但作者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造物主故意开了个玩笑,不必惋惜,因为枯树开花,百千年后,不知会形成怎样一种奇观。这段文字既说明作者把黄山松千奇百怪的原因归之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同时也表达出作者旷达、诙谐的性格。

  综上所述,作者写松的章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先高度概括黄山松的特征; 再归纳出特征的几个方面; 再突出典型,以点带面; 然后插入作者的一些议论,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

相关推荐
  • 袁中道《游黄山记》原文及赏析
  • 江瓘《游黄山记》原文及赏析
  • 袁枚《游黄山记》原文及赏析
  • 袁枚《游黄龙山记》原文及赏析
  • 王哲《游齐山记》原文及赏析
  • 程珌《游龙井记》原文及赏析
  • 麻革《游龙山记》原文及赏析
  • 陆九渊《游龙虎山记》原文及赏析
  •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原文及赏析
  • 薛瑄《游龙门记》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写北京八达岭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八达岭,在北京市延庆县,是长城的一个隘口,为西北通往北京的咽喉,京张公路即从城门中通过。关城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rdqu

      2024-09-13

    • 写北京故宫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北京作为都城可追溯到十世纪时的辽国和后来的金国。不过,辽以此为南京,而金国则以此为中都。北京真正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从

      2024-09-13

    • 写北京景山的诗词有哪些

      景山,在故宫的北面,神武门的对侧。元代时本为大都城内的土丘。明永乐年间营建宫殿,将拆除元代旧城和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填其上,取

      2024-09-13

    • 写金台夕照(北京)的诗词有哪些

      金台夕照,为燕京八景之一,遗址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据专门记载北京风物名胜的明代《长安客话》记述:“都城黄金台,出朝阳门循濠

      2024-09-13

    • 写蓟门烟树(北京)的诗词大全

      蓟门烟树为“燕京八景”之一,在北京海淀区德胜门外黄亭子元代土城遗址上。“蓟门”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蓟城,即公

      2024-09-13

    • 写黄鹤楼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黄鹤楼建筑非常雄伟壮观。唐人阎伯理的《黄鹤楼记》中说:“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

      2024-09-13

    • 写玉门关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诗自古至今广泛流传,脍炙

      2024-09-13

    • 古代写长城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长城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关于古代写长城的诗词有哪些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3

    • 盘点唐朝那些边塞诗歌有哪些汇总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人之照耀千古的文化显现,就在于诗。诗的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派别林立,意韵华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

      2024-09-13

    • 古代写问答类型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崔颢的组诗《长干曲》先写女子的问: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 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后写男子的答: “家

      2024-09-13

    • 《刘著·月夜泛舟》诗词原文及鉴赏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人‍‌‍‍‌‍‌‍‍‍‌‍‍&zwnj

      2024-09-11

    • 咏花诗词《试月中桂诗》原文及赏析

        张乔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  根非生下土,叶不堕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  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2023-10-31

    • 咏花诗词《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原文及

        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 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

      2023-10-31

    • 咏花诗词《丑奴儿 木樨》原文及赏析

        李纲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直待秋风,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 吹动珑��。 吹动珑��, 恰似瑶台月下逢。  

      2023-10-31

    • 咏花诗词《摊破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

      2023-10-3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