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陵》原文及赏析

【导语】:

  故人倘思我②,及此平生时③。  莫待山阳路④,空闻吹笛悲⑤。  庾信和徐陵有父子两代的情谊,都曾在东宫任职。庾信少而聪敏,博闻强记,十五岁,侍梁昭明太子萧统东宫讲

  故人倘思我②,及此平生时③。

  莫待山阳路④,空闻吹笛悲⑤。

  庾信和徐陵有父子两代的情谊,都曾在东宫任职。庾信少而聪敏,博闻强记,十五岁,侍梁昭明太子萧统东宫讲读,颇受推重。萧统早逝。晋安王萧纲继立为皇太子,“好作艳诗,境内化之”。(唐刘肃 《大唐新语》 ) 这时,庾信、徐陵俱仕东宫,为抄撰学士,相互唱和,过从甚密。由于共同追求绮丽的诗风,在当时文坛引起很大反响,对号称宫体的艳诗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北史·庾信传》 称: “(庾信) 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 (掌太子仪卫) 。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私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按宋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 的解释,所谓 “徐庾体”,乃专指徐陵、庾信二人,没有把徐摛、庾肩吾包括在内。无论如何,徐陵和庾信这一对青年人的友谊,在这时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梁武帝中大同六年 (534),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东魏与梁通和,太清三年 (549),徐陵乃作为友好使者到了东魏的都城洛阳。恰巧这时梁朝侯景作乱,京师建康沦落,东魏亦禅位于北齐,徐陵于是被拘留,不得返回朝廷。及梁元帝承制于江陵,虽与北齐通使,但徐陵屡屡要求回朝复命,总不获允。因此他对丧失家国流落异地的辛酸滋味,自当深有体会。

  无独有偶。庾信于梁元帝承圣三年 (554)也出使西魏,到了长安,而西魏却在这时攻陷了江陵,庾信亦被拘留,欲归不能。他们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乃尔。

  徐陵比庾信幸运。在西魏攻陷江陵之后,翌年 (555) 五月,北齐欲将太清元年 (547) 为东魏俘获的梁南豫州刺史、北征大都督萧渊明送回南方,入嗣梁朝帝位,徐陵得乘机一道返回。陈受梁禅,徐陵居位显要,朝廷诏策,皆出其手,业高名辈,并成一代文宗。庾信虽在北方 “位望通显”,但常作乡关之思,无时或已,从此文风丕变,“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 (庾信《哀江南赋·序》)了。可以说 《寄徐陵》这首五言四句的短诗,就是一个显著的例证。

  《寄徐陵》 是久羁异国的庾信向昔日的亲密朋友倾诉渴念的心情。但却从反面立论,以激起故人的情谊。“故人倘思我”的一个“倘”字,却隐含着谴责的意味。因为徐陵在南方,一直官运亨通,会不会一阔脸就变,把自己置诸脑后不去极力营救呢?按 《北史·庾信传》 ,西魏禅位北周,陈朝与北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亦曾指名道姓要求把庾信放归,但“惜而不遣”,未得允诺。徐陵在陈朝对此决策处何地位,史无明载,但徐陵预知此事则是在意料之中的。以徐、庾的友谊,不可能不加思念。当然,庾信也是相信他们过去的友谊有着坚实的基础,所以不仅以“故人”呼之,还以竹林七贤中向秀与嵇康生死不渝的交谊来推论。

  向秀和嵇康都是曹魏时正始年间的名士,情投意合,有着相同的志趣,嵇康因为不愿与实权派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为虎作伥,因进行抵制,而惨遭杀害。后来,向秀路过嵇康旧居,闻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乃援笔写了一篇纸短情长、脍炙人口的 《思旧赋》,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这后两句诗,即是借向秀写《思旧赋》 的典故,让徐陵在他活着的时候来解救他,不要待他死后再空写于事无补的追念文章。徐陵是否收到这首诗? 又是作何反映?我们从庾信的 《徐报使来止得一见,似可略见端倪。诗曰:

  一见还千里,相思那得论。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徐即徐陵。题意为徐陵曾派人来见庾信,但只见了一面,未及畅谈,以至更加激起了他的相思之情,简直弄得难以自持。试想一个人远离家国,心境孤寂,空谷足音,已令欣喜,对老朋友特地派来的使者,自当更能慰藉自己灵魂上的创痛。但来去匆匆,情犹未尽,反而益发增添了怅惘之情。“更寻终不见”,说明他曾多次寻觅,可是到底没有见着,心情的焦灼,不难想见。结句“无异桃花源”,乃是作者运用人人向往的桃源胜境这个典故,说明只可一而不可再,徒然令人神往。其感情的真挚,意味的深长,真可黯然销魂。

  庾信历经丧乱,平生萧瑟,不再是纨绔子弟,也不再追求轻艳的诗风。在他被强留在北国时的作品,颇有国亡家破、热恋故土的思想感情。清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评庾信曰:“北朝羁迹,实有难堪; 襄、汉沦亡,殊深悲恸。子山 (庾信字)惊才盖代,身堕殊方,恨恨如亡,忽忽自失。生平歌咏,要皆激楚之音,悲凉之调。……吾所以目为大家,远非矜容饰貌者所能拟似也。审其造情之本,究其琢句之长,岂特北朝一人,即亦六季鲜俪。”这不是拔高,鉴于庾信的《寄徐陵》、《徐报使来止得一见》 ,情真语挚,意境凄怆,朋友之道已与乡国之思融为一体,加上其他脍炙人口的诗赋,其造诣已经到了六朝之顶峰,对陈祚明的评价,的确是当之无愧的。

相关推荐
  • 《新亭送别应令诗》原文及赏析
  • 《别赠诗》原文及赏析
  • 《送别》原文及赏析
  • 《送郑司仓入蜀》原文及赏析
  •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原文及赏析
  • 《于易水送人》原文及赏析
  • 《送别》原文及赏析
  • 《别薛升华》原文及赏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及赏析
  • 《夜送赵纵》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写北京八达岭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八达岭,在北京市延庆县,是长城的一个隘口,为西北通往北京的咽喉,京张公路即从城门中通过。关城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rdqu

      2024-09-13

    • 写北京故宫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北京作为都城可追溯到十世纪时的辽国和后来的金国。不过,辽以此为南京,而金国则以此为中都。北京真正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从

      2024-09-13

    • 写北京景山的诗词有哪些

      景山,在故宫的北面,神武门的对侧。元代时本为大都城内的土丘。明永乐年间营建宫殿,将拆除元代旧城和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填其上,取

      2024-09-13

    • 写金台夕照(北京)的诗词有哪些

      金台夕照,为燕京八景之一,遗址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据专门记载北京风物名胜的明代《长安客话》记述:“都城黄金台,出朝阳门循濠

      2024-09-13

    • 写蓟门烟树(北京)的诗词大全

      蓟门烟树为“燕京八景”之一,在北京海淀区德胜门外黄亭子元代土城遗址上。“蓟门”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蓟城,即公

      2024-09-13

    • 写黄鹤楼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黄鹤楼建筑非常雄伟壮观。唐人阎伯理的《黄鹤楼记》中说:“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

      2024-09-13

    • 写玉门关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诗自古至今广泛流传,脍炙

      2024-09-13

    • 古代写长城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长城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关于古代写长城的诗词有哪些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3

    • 盘点唐朝那些边塞诗歌有哪些汇总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人之照耀千古的文化显现,就在于诗。诗的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派别林立,意韵华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

      2024-09-13

    • 古代写问答类型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崔颢的组诗《长干曲》先写女子的问: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 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后写男子的答: “家

      2024-09-13

    • 《刘著·月夜泛舟》诗词原文及鉴赏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人‍‌‍‍‌‍‌‍‍‍‌‍‍&zwnj

      2024-09-11

    • 咏花诗词《试月中桂诗》原文及赏析

        张乔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  根非生下土,叶不堕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  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2023-10-31

    • 咏花诗词《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原文及

        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 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

      2023-10-31

    • 咏花诗词《丑奴儿 木樨》原文及赏析

        李纲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直待秋风,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 吹动珑��。 吹动珑��, 恰似瑶台月下逢。  

      2023-10-31

    • 咏花诗词《摊破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

      2023-10-3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