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万里《初人淮河四绝句(选三)》原文及赏析

【导语】: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自作者的《朝天续集》。  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与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自作者的《朝天续集》。

  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与金签订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规定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宋、金边界;南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金史》卷77)。宋光宗赵惇绍熙元年(1190),杨万里奉命北上至淮,迎接金国贺正旦使。“于是始得观江涛、历淮楚,尽东西之奇观。”(《朝天续集自序》)《初入淮河》即写于此时。这第一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出语蕴藉而沉痛。

  淮河和洪泽湖原是宋王朝的内河和内湖。但是从“靖康之耻”到“绍兴和议”以来,数十年间,这条内河居然成了宋金两国的边界,这个内湖也居然处于边界附近了。“意不佳”,不言自明,这是因为腐朽透顶的南宋统治者把国家北方的半壁河山,早已拱手割让给了敌人;现在,诗人奉派迎接和陪伴金国的来使入朝,船离洪泽湖岸,即将抵达淮河边界,触目感怀,黯然神伤,心情沉重悲慨,而又无法溢于言表,只有发为激愤、牢骚和暗含讥讽的议论而出之:何必抵达北方的桑乾河才是遥远的边塞异域? 如今,只要出了洪泽湖畔、进入淮水中流就已经是北部边境了! 诗人还有“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之二)诗意与此相通。这就意在言外地斥责了南宋统治者的苟安卖国,痛念国土山河的残破。诗人深沉的爱国忧思和激越的悲愤意绪,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出语蕴藉而沉痛”,就表现在这里。

  其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此诗写两岸人民同根而今属不同国朝,相望而不可相即。舟不如水、人不及鸟!语浅婉而意深邃,亦多言外之意,含蓄不露。

  淮河乃古代“四渎”之一,《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本是中原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通道,自古以来,舟船往来自如。但是,如今其河心中流,早已划定为宋、金的边境界河。“各背驰”,是说两岸人民迫于金人的阻挠,只能各自西东,相背而驰;虽然波痕交接无间、相连一片,但是南北船只不能交通,两岸人民不得往来,商品货物亦不准运输! 这就是“亦难为”之意。

  远望淮上,“波痕交涉”而“船各背驰”,这是“舟不如水”的悲叹(实则也是“人不如水”)。仰视天空,只余鸥鹭水鸟,北去南来,自在飞翔;两岸人民却遭受永世隔绝的痛苦,这是“人不及鸟”的感慨。这里有对南宋统治者的无限怨恨,亦有对金国侵略者的极度愤慨! 同样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深情,只是着笔于“舟船”、“波痕”和“鸥鹭”飞翔的客观事物的“白描”,并不直露诗人情思的痕迹。

  其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 一年一度到江南。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似宜倒装理解:“诉不堪”在前;“莫空谈”于后。中原遗民父老偶逢从南宋故国北来的朝臣,当是热泪纵横,暗地里诉说金人残暴统治的不堪忍受和亡国生活的悲惨苦痛;热切盼望王师的北伐恢复,以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奉命前来迎接金国使节的诗人,又能做何回答呢?真是无言以对了。先有宋高宗赵构的“绍兴和议”,后有宋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溃”而下“罪己诏”,转年签订新的屈辱的“隆兴和议”,南宋王朝早已一蹶不振。杨万里时在秘书监任上,深知当朝的内幕,投降主和派占据着统治地位,维持残喘苟安的局面犹恐不及,那里顾得上北伐恢复的大业?那里管得了中原遗民的深重苦难?所以,只有奉劝“中原父老莫空谈”——“恢复”的祈求和“拯救”的盼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诗人的羞愤、沉痛、怅恨和无可奈何是可想而知的。

  中原遗民父老似乎永远也没有回到故国怀抱的希望了,然而那北来南归的鸿雁,却可以一年一度飞到江南——那正是中原遗民日夜思念的故国呵!三、四两句以转折连词“却”字带起,反转点出上文“诉不堪”和“莫空谈”的具体内涵深义,用语极精炼而容量极富赡;又以“父老莫空谈”和“归鸿不能语”做鲜明对比,再次抒发了“人不及鸟”的感慨,诗人不堪沉重的忧国忧民的思虑,深婉地表现出来。“却是归鸿”两句又和陆游《枕上偶成》的“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异曲同工:陆诗以人不及雁,可以探望中原遗民父老;杨诗则以人不如雁,能够投归江南故国的怀抱:都是一种对故国、对中原遗民无限眷恋的流露。钱钟书《宋诗选注》:“宋人对中原的怀念,常常借年年北去南来的鸿雁来抒写……杨万里反过来写‘中原父老’向往南宋。”而诗人对金人残暴侵略的愤懑、对南宋统治者孱弱苟安的怨恨,也都在不言之中。

  《初入淮河四绝句》似一反杨万里惯有的风格,即所谓“杨诚斋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沉郁蕴藉,乃是它的基本艺术特色,这当然与诗人所要着意表现的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诗人的表面身份是迎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执行外交使命;然而内心深处,则对金人暴虐的侵略刻骨痛恨,对中原故土的沦陷无比忧伤,对遗民父老的遭遇深切同情!这些都未能直言见诗,只就眼前风光物事略做描绘、抒发和议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圣俞语)清·潘定桂《读杨诚斋诗集九首》之二:“老眼时时望河北,梦魂夜夜绕江西。……试读淮河诸健句,何曾一饭忘金堤!”诗人“得于心”、读者“会以意”的,就是这种深沉而郁结的爱国忧民的情愫。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写北京八达岭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八达岭,在北京市延庆县,是长城的一个隘口,为西北通往北京的咽喉,京张公路即从城门中通过。关城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rdqu

    2024-09-13

  • 写北京故宫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北京作为都城可追溯到十世纪时的辽国和后来的金国。不过,辽以此为南京,而金国则以此为中都。北京真正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从

    2024-09-13

  • 写北京景山的诗词有哪些

    景山,在故宫的北面,神武门的对侧。元代时本为大都城内的土丘。明永乐年间营建宫殿,将拆除元代旧城和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填其上,取

    2024-09-13

  • 写金台夕照(北京)的诗词有哪些

    金台夕照,为燕京八景之一,遗址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据专门记载北京风物名胜的明代《长安客话》记述:“都城黄金台,出朝阳门循濠

    2024-09-13

  • 写蓟门烟树(北京)的诗词大全

    蓟门烟树为“燕京八景”之一,在北京海淀区德胜门外黄亭子元代土城遗址上。“蓟门”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蓟城,即公

    2024-09-13

  • 写黄鹤楼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黄鹤楼建筑非常雄伟壮观。唐人阎伯理的《黄鹤楼记》中说:“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

    2024-09-13

  • 写玉门关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诗自古至今广泛流传,脍炙

    2024-09-13

  • 古代写长城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长城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关于古代写长城的诗词有哪些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3

  • 盘点唐朝那些边塞诗歌有哪些汇总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人之照耀千古的文化显现,就在于诗。诗的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派别林立,意韵华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

    2024-09-13

  • 古代写问答类型的诗词有哪些汇总

      崔颢的组诗《长干曲》先写女子的问: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 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后写男子的答: “家

    2024-09-13

  • 《刘著·月夜泛舟》诗词原文及鉴赏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人‍‌‍‍‌‍‌‍‍‍‌‍‍&zwnj

    2024-09-11

  • 咏花诗词《试月中桂诗》原文及赏析

      张乔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  根非生下土,叶不堕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  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2023-10-31

  • 咏花诗词《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原文及

      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 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

    2023-10-31

  • 咏花诗词《丑奴儿 木樨》原文及赏析

      李纲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直待秋风,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 吹动珑��。 吹动珑��, 恰似瑶台月下逢。  

    2023-10-31

  • 咏花诗词《摊破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

    2023-10-3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