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究竟有没有实地生活原型?

【导语】:

大观园导游图 红学研究 一、大观园究竟有没有实地生活原型? 关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否有原型,原型在哪里?历来是《红楼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研究

  大观园导游图

  红学研究

  一、大观园究竟有没有实地生活原型?

  关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否有原型,原型在哪里?历来是《红楼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研究大观园的原型必须搞清《红楼梦》的作者,再循着作者的生活轨迹去探究,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过去很多红学家也试图这么做了,但他们没有搞对《红楼梦》的真实作者,把《红楼梦》的著作权交给了曹雪芹,然后再到曹家在南京的织造府花园(后来的隋园)去寻找大观园原型,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织造府花园比起《红楼梦》书中的大观园来,几乎就像老鼠与大象的关系。失望之余,人们开始了漫无边际的“猜笨谜”,有人把大观园的原型找到了北京的圆明园,也有人找到了恭王府花园,还有人找到了天津的水西庄,但无论如何,这些所谓原型,同曹雪芹挂不上钩,同《红楼梦》故事更贴不上边。无奈之下,吃不到葡萄只好说葡萄酸,于是有人干脆断定大观园没有实地原型,是曹雪芹综合了中华园林艺术在脑袋里杜撰的。

  本文无意在这些无聊的争论中浪费笔墨。笔者始终坚信,《红楼梦》作者之所以能把大观园描写得如此美丽,如此清楚,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没有创作原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大观园原型与《红楼梦》作者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这里寄托了作者太多的美梦,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怀恋,太多的感叹。不仅大观园有原型,曾在大观园中生活的那些聪明美丽的女儿也一定有生活原型,在她们身上,寄托了作者太多的爱,太多的亲,太多的敬,太多的怜。可以说,《红楼梦》作者、红楼女儿原型和大观园原型,是《红楼梦》这部空前绝后文学作品三位一体的创作基石!

  红学的“三大死结”,无情地判了曹雪芹著作权的死刑!笔者经过多年的精心考证,证实了《红楼梦》的真实作者是清朝初年杭州的大文学家洪升,从而清晰地揭示了《红楼梦》三位一体的创作基础:书中那位无材补天石头的原型,就是《红楼梦》真实作者洪升自己;书中十二位女儿的原型,就是洪升的姐妹“蕉园十二钗”;而大观园的原型,则是洪升与姐妹们青少年时的天堂——杭州西溪!关于洪升创作《红楼梦》的考证,请参阅笔者的《怀金悼玉诉情种,寂寥伤怀话石头》,关于“蕉园十二钗”的考证,请参阅笔者的《大观园诗社和蕉园诗社》,本文侧重考证大观园的原型杭州西溪,把真相仔细告诉朋友们,也算勾画一幅“大观园导游图”,带领朋友们去游览一下杭州西溪——当然是明末清初的西溪,而不完全是今天的西溪公园。

  二、 “五院三庵三馆”——大观园与西溪共同的格局

  熟读《红楼梦》的朋友都能够在头脑中大致勾画出一幅大观园景观分布图。大观园虽然有“三里半大”,景点众多,但大致可分为三大景区,即“五院三庵三馆”。

  所谓“五院”,就是大观园中五个院落式建筑:大观楼,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和怡红院。大观楼是元妃省亲时的主建筑,可谓金碧辉煌;潇湘馆是林妹妹居住的场所,以竹影摇曳著称;稻香村是大嫂子寡妇李纨居住的地方,以乡村风味闻名;蘅芜苑是宝姐姐居住的天地,以鲜花香草遍地为标致;怡红院是“混世魔王”宝玉居住的洞天福地,其豪华奢侈自然在其它姐妹们居住的场所之上。

  大观园“五院”的原型,就集中分布在今天杭州西溪湿地的东南角,见图二和图四中标示的“大观园五院风景区”,五个建筑院落互相之间分布不远,衔山抱水,建筑当年十分豪华。怡红院的原型,便是洪园,是《红楼梦》作者洪升的故园。初始是南宋年间御赐的“国公第”,重建于明朝,是洪升的六世祖洪钟建设用以暮年养静的场所。洪家号称“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寄祖孙太保五尚书”,是杭州著名的“百年望族”。洪园今已不存,其位置在今天蒋村乡南部的深潭口。

  潇湘馆的原型,是洪升的老乡兼老朋友高士奇建筑的“西溪山庄”,今已不存,地名称为高庄。高士奇在康熙年间曾任朝廷“南书房行走”,是皇帝的近臣。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第三次南巡驾临杭州,高士奇为了接驾,在这里特意修建了“西溪山庄”,所以《红楼梦》书中把这里又叫做“有凤来仪”。西溪山庄的景致以竹胜,十分清幽,康熙皇帝来到这里,大为高兴,亲笔为山庄题写了“竹窗”二字。朋友们不妨仔细回味一下,《红楼梦》书中黛玉经常面对“窗前也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的景色,便知余言不谬。

  稻香村的原型,是洪升的表嫂柴静仪夫家沈氏的产业。柴静仪是“蕉园诗社”的骨干成员,青年守寡,苦守着独生儿子沈用济度日,这娘俩应该就是《红楼梦》中大嫂子李纨与贾兰的原型。沈家的产业当年确实是“竹篱茅舍”的农村田园风光,与《红楼梦》中的描写完全一致。这里直到今天仍然还是杭州城里人节假日到农村休闲的好去处,建有休闲度假区。

  蘅芜苑的原型是花坞,这里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宋代起,这里就遍地种植鲜花香草,千年以来一直是杭州城里鲜花香草的主要供应地。《红楼梦》中之所以安排宝姐姐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距离古荡较近,宝姐姐的原型钱凤纶是杭州古荡人,钱家是古荡的世家望族,十分富有,花坞是否是钱家的产业,于史无考,似乎不无可能。

  大观楼的原型今天也已经不存在了,其地址在今天的御临镇。御临镇就是因为康熙皇帝当年巡游杭州驾临这里而得名,皇帝驾临的地方,地方官员预先建设高大的牌楼和巍峨的楼阁,是必然的事情。当年皇帝去西溪山庄并沿途游赏,就是在这里上船的,上船的地方叫御临桥,今天叫王家桥。在《红楼梦》中,元妃也是在这里下船的,把这里叫做沁芳桥。沁芳桥旁有沁芳闸,船行往前有沁芳池,这里今天仍然有御临池地名为证。

  大观园中的所谓“三庵”,就是探春居住的芦雪庵,迎春居住的紫菱洲和惜春居住的藕香榭。芦雪庵的原型是今天的秋雪庵,紫菱洲的原型是今天的茭芦庵,藕香榭的原型是今天的曲水庵。这三处景观都是历史悠久的佛庵,地面建筑今天久以不存,但仍然是今天西溪湿地的核心景区。位置在深潭口的西边,大致在“五院”景区的西部偏北,(见图二)。

  《红楼梦》中的芦雪庵,是姐妹们锦心绣口赛诗的地方,也是湘云烤鹿肉吃的地方。探春邀二哥宝玉来这里,请柬上写的是希望他能“棹雪而来”,所谓“棹雪”就是乘船穿过雪花而来,从洪园所在地深潭口来这里,确实需要乘船;但姐妹聚会的时间是秋季,何来的雪花?原来这里芦苇丛生,每到秋季,芦花如雪,秋雪庵名字与与《红楼梦》书中的芦雪庵名字本来就是一个意思,乘船穿过芦花来这里,正所谓“棹雪而来”。

  曲水庵今天一片荒凉,但历史上曾有规模很大的佛庵,这应该是惜春居住的藕香榭——也叫暖香坞的原型。历史上在庵堂周围水道曲折,故名“曲水庵”。为了联系外界方便,过去这里曾经建有一座竹桥,竹桥旁水中还建有一座凉亭,分别叫做藕香桥和藕香亭。亭和桥虽然久已不存,但至今这里仍保留着“藕香桥”的地名,是为铁证。

  茭芦庵的建筑今天也早就荡然无存了。从“茭芦庵”这个名称分析,这里昔日应该是盛产红菱莲藕的地方,直到今天这里还出产大量的红菱。历史上这里确实曾有一座相当繁华的庵堂。《红楼梦》中以这里为原型创作紫菱洲,的确是十分贴切的。

  大观园中的所谓“三馆”,就是贾母月下听笛悲寂寞的凸碧堂,黛玉和湘云联诗的凹晶馆,以及妙玉修行的拢翠庵。这三座建筑在历史上也确实是有原型的,凸碧堂的原型是西溪草堂,凹晶馆的原型是西溪水馆,拢翠庵的原型是随喜庵。三座建筑集中在今天西溪湿地的西南部,位于老和山与西溪河道交界处的山坡上下,(见图二图四)。

  西溪草堂在明末清初,是著名官僚文人冯梦桢的别业,草堂建在老和山的山坡上,地势较高,周边林木苍翠,故《红楼梦》中称之为凸碧堂。西溪草堂的山下,就是西溪水馆,历史上这里是杭州大盐商汪然明的别业,由于其地正在西溪水边,地势低洼,水天一色,故《红楼梦》中称其为凹晶馆。随喜庵的位置就在西溪水馆附近的山坡上,历史上庵中红梅很盛。明末著名诗妓林天素,与汪然明交往甚密,当时就寄住在随喜庵中,与汪然明来往方便。因为这里盛产红梅,所以书中让宝玉到这里“乞红梅”;又因为这里距离西溪水馆较近,所以《红楼梦》书中黛玉湘云在凹晶馆月夜联诗时,让妙玉突然出现,并为二人之联诗做结束之三十五韵。

  三、 宝玉题咏大观园之路线还原

  《红楼梦》书中第十七回,大观园建成之后,贾政带领儿子宝玉和众清客,首先去逛园子,顺便为园子各处景点题咏,以备元妃省亲时命名参考。宝玉一路上大展才华,受到众清客的一致赞赏,贾政也十分满意和自豪。本文无意研究宝玉题咏大观园的文采,仅就贾政等人的游览路线,再根据杭州西溪的历史景观,来对照还原大观园原型的真面貌。

  根据《红楼梦》第十七回描述,贾政一行进入大观园之后,来到的第一处景观,便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的“沁芳亭”。沁芳亭附近,有桥名“沁芳桥”,有闸也名“沁芳闸”,还有一水池,名字仍然是“沁芳池”。这里的原型,便是西溪之“御临桥”(见图三)。御临桥今名王家桥,御临桥是清代名称,得名的原因是康熙皇帝南巡曾在这里上船游览西溪。御临桥的前面,确有御临池;至于亭和闸,今天已经难见踪迹了。

  从沁芳亭前行,贾政一行来到“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有凤来仪”,后来又被题名“潇湘馆”。这里的原型便是“西溪山庄”,是当年高士奇建设用来接待康熙南巡游览西溪的驻足场所(见图三)。西溪山庄今已无存,当地人叫这里为高庄,大概就是高士奇山庄的意思吧。

  从潇湘馆继续前行,贾政一行人来到“山坡之下”“分畦列亩”的“稻香村”。这里的原型就是当年沈家(柴静仪家)的庄园(见图三)。今天这里仍然是一片田园风光,被辟为杭州农村风光休闲游览地,市民闲暇时,很多人携妻带子来到这里游览,倒也的确是“柴门临水稻花香”的景色。不过《红楼梦》中用这句诗描绘这里,未必完全是“柴门”的本意,很大程度上是说这里的女主人公姓柴,她的家门当然也是“柴门”了。

  贾政一行人从稻香村出来,“转过山坡”,“过了荼糜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来到遍地香草藤萝的“蘅芷清芬”,后来这里被正式题名“蘅芜苑”。这一大堆地名都是以花草命名,它们的原型,都是今天的“花坞”。花坞的地盘很大,当年分区种植牡丹芍药等鲜花和各种香草,所以每个花区都有一个子名称。可惜这里今天早已被城市某大单位占用,非复当年鲜花香草满地的优美景色。

  从蘅芜院出来,贾政一行来到了“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琳宫合抱”、“玉栏绕砌”的元妃省亲正殿“大观楼”。这里今天叫做“御临镇”(见图三),不过当年接待康熙皇帝的亭台楼阁早已不复存在了。

  一行人出大观楼,便到了“沁芳闸”。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行进至此,贾政一行人从“大主山”出发,按照沁芳亭——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大观楼——沁芳闸的顺序,又回到“大主山”,实际上是绕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出发的原地。好多红学专家不明此理,画大观园图时,把沁芳亭和沁芳闸画成了相隔很远的两个地方。如果不知道大观园的原型西溪,很容易闹这个笑话。《红楼梦》书中所说的“大主山”,便是今天的老和山。

  一行人从沁芳闸再出发,沿途经过若干“清堂茅舍”、“佛寺丹房”、“长廊曲洞”、“方厦圆亭”,逶迤来到了大观园的核心怡红院。这里就是《红楼梦》作者洪升的故园洪园(见图三),位置在今天蒋村乡的南面的深潭口。读者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从沁芳闸到怡红院,路途似乎比较远,作者对沿途景色没有详表,只是一笔带过。从怡红院出来,便是“平坦宽阔大路”,一行人从这里便出了大观园。这里便是今天深潭口前面的大路。这条路古已有之。

  《红楼梦》书中交代,宝玉跟随父亲游览的景点,只占了大观园的“十之五六”。从图二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就是西溪的“五院”风景区,确实只占西溪三大景区的“十之五六”,作者没有撒谎,更没有故弄玄虚。

  四、 贾元春游幸大观园之路线还原

  《红楼梦》十七回书中宝玉刚刚题咏完大观园,十八回便开始描写元妃省亲。元妃省亲是借省亲为名,暗写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南巡到杭州,应高士奇邀请,顺便游览西溪景观的过程。我们不妨跟随书中元妃的脚步,再去印证一下大观园的原型在杭州西溪。

  元妃的仪仗队来到大观园门前,首先是进入“仪门”,来到一所“院落”更衣。这所“院落”的原型,便在今天的御临桥附近。更衣后下舆登船,到了“蓼汀花溆”,也就是今天的御临池附近,并改其名为“花溆”。弃舟登岸后,来到“省亲别墅”,也就是大观楼,位置在今天的御临镇。

  在大观楼接见了祖母和父母亲之后,在宝玉的导引下,开始正式乘船游幸大观园。游幸的顺序是“有凤来仪”(潇湘馆)——“红香绿玉”(怡红院)——“杏帘在望”(稻香村)——“蘅芷清芬”(蘅芜院),然后回到正殿(大观楼)。其游幸顺序与上回书所说的宝玉题咏顺序不同,大致是反方向游览的,各处景点之原型及其相互位置可查看图二图四之“五院”风景区部分。

  在大观楼与姐妹们一起为大观园作诗后,又特意观看并评价了宝玉分别为“有凤来仪”(潇湘馆)、“蘅芷清芬”(蘅芜苑)、“怡红快绿”(怡红院)、“杏帘在望”(稻香村)所做的四首诗。诗中题咏的四个景点和元春所在的大观楼,合起来歌颂的还是“五院”。元妃游幸的全部景点,始终在西溪“五院”风景区之内(见图三)。临走前虽然也去了一次某庵堂,但描写很简单,似乎也不是拢翠庵,因为妙玉没有出来。当时西溪的庵观众多,“五院”之中也有庵观,不过早已损毁,今天看不到原型了。

  五、 刘姥姥酒醉大观园之路线还原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曾随贾母一起进大观园游玩,闹出了很多令人喷饭的有趣故事。

  书中交代,游玩是从大观楼(在御临镇,见图三)开始的,李纨命小厮从大观楼旁的缀锦阁抬下二十多张“高几”,就是野外坐着方便的高凳子吧,然后准备了两只游船。一行人从这里来到了沁芳亭(就在御临桥附近)。从沁芳亭再来到潇湘馆(西溪山庄),在黛玉的狭窄房中说笑了一回。

  从潇湘馆出来,行进路线超出了前面所说的“五院”风景区,改步行为乘船,进入了“三庵”风景区,首先来到了迎春居住的“紫菱洲”(原型是西溪茭芦庵,见图三)。又从紫菱洲乘船来到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又叫“芦雪庵”(原型就是西溪的秋雪庵,见图三),并在这里吃饭,刘姥姥用筷子夹鹌鹑蛋闹了好多笑话。吃饭期间,贾母命家乐班十几个女孩子在“藕香榭”的水亭上隔水奏乐,说是“借水音好听”。藕香榭的原型是曲水庵,庵旁水上过去有亭有桥,至今地名犹存。

  饭后,贾母一行从秋爽斋乘船来到“蘅芜苑”(花坞),从“三庵”风景区又回到了“五院”风景区。上岸后闻到“异香扑鼻”,看到“奇草仙藤”,这正是典型的花坞景致。然后又从蘅芜苑回到大观楼吃酒行令,刘姥姥说出“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的令词,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酒足饭饱,贾母游兴未减,又带领刘姥姥从大观楼(御临镇)来到妙玉修行的“拢翠庵”吃茶。这番不再乘船,而是信步走来。拢翠庵的原型是“随喜庵”,位于“三馆”风景区(见图二)。从御临镇来这里,正是沿山坡小路行走,很是方便。刘姥姥吃茶的盅子十分贵重,妙玉嫌脏要摔,宝玉讨来施舍给了刘姥姥。

  从拢翠庵出来后,贾母累了,回到稻香村(沈氏庄园)休息,鸳鸯带领刘姥姥各处去逛,来到“省亲别墅”牌坊(大观楼)底下,刘姥姥误以为是寺庙,爬在地下就要磕头。随后由于闹肚子,刘姥姥要解手,独自一人向“东北方向”去找方便的地方,误打误撞闯进了“怡红院”(深潭口洪园),与大穿衣镜碰头闹了一个把自己当作“亲家母”的笑话,然后倒在宝玉的床上睡熟了。洪园的位置,恰好在御临镇的“东北方向”,朋友们不妨把刘姥姥的行踪按图二勾画一下,路线与方位一点不差,足见《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以西溪为原型描写的。

  六、 姐妹们大观园中诗词雅事之路线还原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邀姐妹们到她那里结社作诗。探春居住地在芦雪庵(原型是秋雪庵),她在给宝玉的邀请信中说:“若梦棹雪而来,娣当扫花以待”。今天从深潭口的洪园到秋雪庵,也必须乘船穿过芦花荡前往,正是所谓的“棹雪而来”。书中七个姐妹齐聚芦雪庵后,立诗社,取别号,选社主,定章程,热闹了好一阵。然后各作一首咏白海棠诗,方才散了。

  第二天,湘云邀请众人赏桂花,众人又齐聚到惜春居住的“藕香榭”(原型是曲水庵),一起吃螃蟹饮酒,酒后以菊花为题,立了十二个题目,分别作《菊花诗》,黛玉独占鳌头,夺取了魁首。随后又分别做《螃蟹咏》,宝钗夺魁,但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宝玉邀黛玉同往大嫂子李纨居住的稻香村(沈氏田庄),众姐妹也陆续来到,一起商量作诗。第二天一早,冒着漫天大雪,一起来到芦雪庵(秋雪庵)。湘云在这里野外烤鹿肉吃,惹得黛玉说“芦雪庵遭劫”,要为这里“一大哭”。闹了一阵后,姐妹们以雪为题,争联“即景诗”。由于宝玉落第,被姐妹们罚去拢翠庵向妙玉要红梅花。从图四中可以看出,拢翠庵(随喜庵)位于芦雪庵(秋雪庵)的正南方,距离很近,所以宝玉不大一会就扛着一大枝梅花回来了。姐妹们又以红梅花为题,作了好多诗。

  随后贾母也来凑热闹,众人又随贾母来到藕香榭(曲水庵,紧临秋雪庵,见图三),进入惜春的居室暖香坞。次日又在暖香坞“雅制春灯谜”,随后宝琴咏出十首“怀古诗”。

  姐妹们的这几次诗社活动,是《红楼梦》中场面最大的文学活动,活动的主要地点,都在芦雪庵和藕香榭,其原型就在今天的秋雪庵和曲水庵,位于“三庵”风景区内,是西溪的核心景区(见图四)。清初秋雪庵的建筑很多,也很壮丽,有“秋雪八景”闻名于世,可惜今天已荡然无存了。

  抄检大观园后,姐妹们“诗也不作了,社也散了”,八月中秋夜,黛玉和湘云耐不住寂寞,孤凄地结伴来到山上赏月。因嫌山上“人声嘈杂”,便商量顺着山坡去山下的水边“凹晶馆”赏月。凹晶馆的原型是西溪水馆,位于大观园“三馆”风景区内(见图三)。

  姐妹两人在凹晶馆以中秋月为题,用“五言排律”和“十三元韵”,对景联诗。正联到高潮处,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以“冷月葬诗魂”,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突然“转出一个人来”,原来是妙玉。

  请朋友们注意,月夜里妙玉一个青年女子因何能够突然来到这里?原来凹晶馆的原型西溪水馆就在拢翠庵的原型随喜庵的山脚下,是为紧邻,妙玉只要出庵门,就可看到黛湘二人,所以能及时赶到。

  三人于是爬上山坡,来到妙玉的拢翠庵中。妙玉为二人的联诗续写了“三十五韵”。二人称赞妙玉是“诗仙”,谈论到天快亮时,才依依惜别,黛湘二人一起回到潇湘馆(西溪山庄)。

  湘云在大观园中是活跃分子,最著名的活动是“醉眠芍药洇”。醉眠的原因是在红香圃中为宝玉做寿,行酒令导致喝多了酒。红香圃和芍药栏都是花坞中的子景点,与蘅芜苑的共同原型都是花坞。

  七、 抄检大观园一路行动次序还原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在抄检大观园的描写中,又一次全景式地展现了大观园诸景点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请朋友们眼睛盯着图四,与我一起去探询抄检的路线。

  抄检是从宝玉的怡红院(洪园,在深潭口)开始的;第二个往东南来抄检黛玉的潇湘馆(西溪山庄),第三个本应继续前行抄检蘅芜苑(花坞),但因为是亲戚放弃了;然后折向西边抄检探春的芦雪庵(秋雪庵);随后第四个就抄检探春的邻居惜春居住的暖香坞(曲水庵);第五个抄检的自然是迎春居住的紫菱洲(茭芦庵)。由于抄出了司棋的问题,王善保家的打了自己的嘴巴,抄检就此中止。

  从以上路线不难看出,抄检基本是在“五院”风景区和“三庵”风景区中进行的。怡红院的原型是洪园,抄检很可能是根据洪家的“家难”如实描写的,所以《红楼梦》书中描写“抄检”要从怡红院开始。由于《红楼梦》作者洪升仅仅把自己家的府邸园林洪园(怡红院)作为大观园的一部分,而把书中的大观园扩展到几乎整个西溪,作为小说,自然要写抄检其他地方,事实上当年洪家是不可能去抄检其他家庭的。但由于作者极其熟悉西溪,所以抄检的顺序和路径写的一丝不乱。

  八、 “蕉园诗社”姐妹之生活原型还原

  在《红楼梦》大观园中,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就是姐妹们结社赛诗的系列故事。她们先结成了海棠社,后又重起桃花社,赛诗的地点,在怡红院,在芦雪庵,在凹晶馆等地。这些地点,其原型就是西溪的洪园、秋雪庵、西溪水馆等地(见图三)。地点原型有了,人物原型有没有呢?肯定地说,有,并且千真万确!她们的原型就是活跃清初在西溪的一群女诗人。

  这些女诗人都是洪升的姐妹,当时都是年轻貌美的聪明女子,均出生于明朝遗族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诗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群女诗人以血缘为纽带,先后组成了两期“蕉园诗社”,前期称为“蕉园五子”,成员有顾玉蕊,徐灿,林以宁,钱凤纶,柴静仪。后期称“蕉园七子”,成员有林以宁,柴静仪,钱凤纶,钱凤婉,冯又令,朱柔则,毛安芳。另外,洪升的妻子黄兰次,洪升的两个亲妹妹(名字不详),以及李淑、张槎云等,也经常参与诗社的活动。

  “蕉园诗社”的女子,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完全可以一一对应,对应关系是:林以宁——林黛玉,薛宝钗——钱凤纶,薛宝琴——钱凤婉,李纨——柴静仪,妙玉——徐灿,凤姐——黄兰次,湘云——冯又令,迎春、探春——洪升的两个亲妹妹。其中宝琴不入薄命司,得十二钗原型八人。秦可卿和元春是作者杜撰的人物,惜春的原型似为洪升的一个本家妹妹,巧姐的原型便是洪升的女儿洪之则,合起来,恰好《红楼梦》书中的十二钗之数。

  《红楼梦》书中不仅十二钗有原型,与十二钗关系密切的许多人,也都有生活原型。书中的薛姨妈,是宝钗的母亲,她的原型正是顾玉蕊,是钱凤纶的母亲。书中的贾兰,原型是沈用济,是大嫂子李纨的原型柴静仪的儿子,柴静仪确实是青年守寡,守着一个儿子沈用济苦度岁月。书中三爷贾环的原型,便是洪升的同父异母弟弟洪中令,洪中令确实是洪升的父妾所生,洪家发生家难,洪升和二弟洪昌被迫逃离家庭,似乎就是他们母子挑唆的结果。《红楼梦》中脂批说该书记载了“脊令(均有鸟旁)之悲,棠棣之戚”,就是兄弟反目的意思。

  言归正传,还来说“蕉园诗社”的姐妹们。《红楼梦》书中说,大观园姐妹们赛诗,每人都为自己取了个别号,例如李纨称稻香老农,黛玉称潇湘妃子,宝钗称蘅芜君,宝玉称怡红公子,等等。她们的原型“蕉园诗社”的女诗人,也确实都为自己的书斋取过别名,例如,柴静仪别名凝香室,林以宁别名墨庄楼,钱凤纶别名天香楼,洪升别名啸月楼等。她们出版的诗集,都是以自己的书斋别名命名的,如林以宁的《墨庄诗钞》,钱凤纶的《天香楼集》,洪升的《啸月楼集》,冯又令的《湘灵集》等。

  据杭州和西溪史志记载,“蕉园诗社”众女儿在结社期间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她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在西溪和西湖的名山胜水中结伴游玩,命题赋诗,春歌柳絮,夏咏芙蓉,秋颂金桂,冬赞雪花。这些女子完全没有大家闺秀那种传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自闭习俗,而是公开在热闹场合招摇过市,高声谈笑,不时引来行人诧异和艳慕的目光。

  “蕉园”姐妹们的下场,同《红楼梦》中大观园女儿一样,“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都是“薄命司”中注定了悲剧命运的红颜。由于她们都出身于明朝“遗民”家族,清初家庭都陷入了困顿生活,洪家和钱家还被官府查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再由于她们的个性和爱好,婚姻生活多陷入不幸,以至多数人青年早逝,即使没有过早死亡的,也是在疾病和痛苦中苦苦挣扎。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洪升以“蕉园女儿”的才情和遭际为素材创作《红楼梦》,不仅是写的“蕉园女儿”赞歌,也是写的“蕉园女儿”挽歌!是为这些可亲可敬可爱可怜的女儿“闺阁昭传”,这正是《红楼梦》开篇作者交代的创作目的。

  九、 《红楼梦》主人公与西溪纨绔公子之交游还原

  《红楼梦》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其生活活动基本是局限在大观园里,但也有例外,偶尔也跑出园子,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虽然次数有限,但活动也算丰富多彩。其中著名的有这么几次:随秦可卿的送葬队伍去铁槛寺,随贾母一行庞大队伍到清虚观打醮企福,听刘姥姥讲茗玉故事后跑到郊外寻找到一个“稀破”的瘟神庙,祭晴雯跑到野外去宣读《芙蓉诔》,慨叹夏金桂嫉妒跑去找王一贴讨要“疗妒羹”,等等。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园外活动,还是到冯紫英家里,同薛蟠、冯紫英三人以及优伶蒋玉函、妓女云儿一起行酒令、唱艳曲。

  书中的优伶、妓女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就无从考证了。但书中的宝玉、薛蟠、冯紫英三人,却史有明载,他们的原型就是清初杭州西溪著名的三个纨绔子弟:洪升、钱元修以及冯云将的儿子。洪升本人是《红楼梦》的作者,贾宝玉的原型,无须多论。钱元修是古荡钱家的公子,“蕉园七子”之一钱凤纶的哥哥,钱凤婉的堂兄。他的父亲是清朝初年著名的“丁酉科场案”的副主考钱开宗。由于科场受贿作弊被人告发,皇帝龙颜大怒,砍了他的脑袋,家属子女连同奴仆二百多口被逮往北京,发卖给满清贵族为奴。后来遇赦,家属子女方得回到杭州。

  说起钱家是《红楼梦》书中薛家的原型,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红楼梦》书中说薛家是“皇商”,“现领着内帑钱粮”,但原型钱家是官僚文人家庭,并非商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皇帝判决钱开宗受贿作弊案时,认为他玷污了官体,把科场搞成了肮脏的交易场所,“诗曰子云全无用”,只有钱可通神,“原来是货殖家风”!什么是“货殖家风”?就是商人家风!由此说来,钱家的“货殖家风”是皇帝亲口御封的,难怪《红楼梦》中要把他写成“皇商”!这种写法,既有对钱家隐私的透露,也有对皇帝调侃的意思。

  这个钱元修,青少年时期确实是个纨绔而又卤莽的世家子弟,钱家落难后,他对告发丁酉科场案的仇人李寿恨之入骨,几乎每天夜里都“摩挲几遍身上的匕首,时刻想刺杀仇人,只是由于家庭严加看管,方未得实行。中年时,由于长期的抑郁,一病身亡了,死时眼睛都闭不上。这些事迹,在钱凤婉的《哭伯兄》长诗中有详细记载,具体内容见笔者的考证文章《皇商与红楼二尤》。

  冯紫英的原型是冯云将的儿子,冯梦桢的孙子,具体名字无考。冯梦桢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官僚文人,收藏古玩字画极多,为了保存著名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特意在杭州西湖边上建有“快雪堂”,另在西溪的老和山坡上建有西溪草堂。《红楼梦》中的凸碧堂,就是以他家的西溪草堂为原型的。

  冯梦桢的儿子冯云将,也是杭州著名的风流荡子,著名的冯小青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的家里。冯小青原是扬州“瘦马”,被冯云将纳为小妾。由于冯云将的大老婆十分悍妒,加之社会上讥讽冯云将纳同姓女子为妾有违传统公德,所以冯家把冯小青困顿在西湖孤屿上,终年不见人面,不久就抑郁而死了。多才多艺的冯小青,临死前“焚稿断痴情”,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冷雨敲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红楼梦》中的黛玉身上,或多或少有冯小青的影子,书中还直接引用了小青的这首诗。

  冯云将的儿子名字不详,从冯家家教中亦可推断其为人风流倜傥。他与洪升、钱元修三人,是当时西溪著名的三纨绔,经常在一起吃酒、唱曲、游玩。《红楼梦》中描写宝玉、薛蟠、冯紫英一起招妓携优饮酒行令,应该就是根据三人的真实经历写入书中的。书中交代三人饮酒的地点是“冯紫英家里”,为什么不写具体地点呢?因为洪升创作《红楼梦》时,已经把冯家的西溪草堂纳入了大观园,称作凸碧堂,总不能把三人不算文明的行为写到大观园中吧!所以只好含糊交代饮酒的地点是冯紫英家里。

  贾宝玉在大观园外的活动地点,还有一些是有原型可考的,例如随秦可卿送葬队伍所去的铁槛寺,就是洪家祖坟和家庙的所在地东墓坞(见图三)。这里是从洪升的六世祖洪钟的墓地开始成为杭州知名墓地的,洪钟在明朝成化年间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死后皇帝亲自派员致祭,明朝著名大儒王阳明亲自撰写了墓志铭。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书中荣府的正厅中曾悬挂一幅由“勋教弟穆莳拜手书”的中堂对联,“穆莳拜”这个名字怪怪的,原来就是“墓石拜”的谐音,为洪家墓石“手书”的名人,就是王阳明。

  宝玉随老祖宗去打醮的清虚观,其原型应该就是西溪的“老东岳”(见图三)。这里在清初是一处香火旺盛、规模庞大的道观,地面建筑现已无存,但地名仍存,当地的几株高大的古树,仍然默默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老东岳距离洪园所在地深潭口不远,所以书中说,打醮的队伍后边的还没出发,前边的已经到达。至于“稀破的”瘟神庙,王一贴的道观等地方,是否有原型,已经很难考究了。西溪旧时庵观众多,许多规模不大的庵观,随建随废,缺乏历史记载,也无须逐一考证。

  十、洪升初创《红楼梦》动因还原

  谈起《红楼梦》的创作动因,必须很好地领会书中开篇“作者自云”所做的交代:一是把自己“背父母养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也就是说,忏悔由于自己无能、不肖,造成家族“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罪行。二是“忽念及当日之女子”,自己的家族亲族闺阁中“历历有人”,不欲使她们的事迹“一并湮灭”,因此上作此书为“闺阁昭传”。《红楼梦》创作的这两大动因,曹雪芹都没有,从来没有证据证明曹雪芹有一大群莺莺燕燕的姐妹,曹家败落同曹雪芹本人也没有直接关系,曹雪芹更不可能熟悉杭州西溪的景色,《红楼梦》作者应该具备的“两大动因”、“三大要件”曹雪芹都不具备。而洪升,在“两大动因”和“三大要件”上都有着充足的理由!

  前面关于“蕉园诗社”姐妹们的阐述,已经充分说明了洪升为姐妹们作传的创作动因,这里集中分析一下洪升忏悔自己当年荒唐之罪的创作动因。如前所述,洪升出生于一个跨宋明两代繁华了几百年的著名江南望族家庭,但是经过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洪家失去了世袭的官职,失去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进入清朝后,便处于“外面架子未倒,内囊渐渐尽上来了”的末世光景。又陆续经过三次“家难”,洪家终于一败涂地,彻底“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一次“家难”是“子孙流散”之难。洪氏家族上下三百余口,家族内部矛盾重重,“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长期矛盾终于因为洪升父妾和同父异母弟的挑唆而爆发了,洪升和二弟洪昌,同时被父母逐出了家庭,造成了洪家“子孙流散”。洪升在创作的《红楼梦》中,详细交代了家庭内部的种种矛盾,并指出,家庭的悲剧实质上是“棠棣之戚,脊令(鸟旁)之悲”,也就是兄弟阋墙的意思;脂批中还曾说,假如探春不远嫁,不至于发生“子孙流散”,可见《红楼梦》最终的结局是要写“子孙流散”。

  第二次“家难”是“官府查抄”之难。由于洪家是明朝遗老,与新朝格格不入,在“三藩之乱”中,有人告发洪家与福建的耿精忠有牵连,官府查抄了洪家,并将洪升的父母发配关外极远的宁古塔充军,后来虽然遇赦,没有发配,但家庭却从此彻底衰亡了。《红楼梦》后半部分要写“抄家”的内容是毫无疑义的,洪升在书中忠实地记录了这次家难。

  第三次“家难”是“功名斥革”之难。洪家败落后,全家把获得功名、重振家族的唯一希望,寄托在洪升身上。但洪升从小便养成留恋“花笺彩纸”,无意仕途功名的毛病,家庭曾花费许多银两,为他谋了一个“国子监生”地方位置,但他在北京二十多年,整天创作剧本,与京中戏班打的火热,根本无意科举,始终未获一官半职。康熙二十八年,由于在“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被朝廷革去了国子监生的名分,从此彻底与功名无缘,也彻底断送了洪家复兴的希望!洪升在《红楼梦》中,没有写到自己后期在北京的荒唐事情,但以宝玉为寄托,深刻地刻画了自己早期在杭州西溪“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国于家无望”的纨绔公子形象。

  洪升的一生,始终是一个冥顽不化的“情痴情种”,《红楼梦》中所展示的那种“泛爱”、“意淫”的性格,洪升可谓古往今来第一人,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也有明显表现,特别是他的代表作《长生殿》,与《红楼梦》不仅故事结构相似,人物性格相仿,就连人物语言、心理的刻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部作品虽然体裁不同,但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出自同一“情种”作家之手,是可信的。

  洪升出生于杭州西溪,成长于杭州西溪,家难后被迫离开杭州西溪,在北京过了二十多年极为困顿的生活,康熙三十一年再次回到故乡杭州西溪,直到六十岁去世。西溪是洪升儿时的天堂乐园,青年时的浪漫沃土,老年时的避难场所。洪升一生,都对故乡西溪怀有深沉的情感。西溪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积淀深厚,可谓杭州这个天堂中的一方净土。洪升以自己的故乡风光为原型创作大观园,是文学创作最合理、最自然的选择。

  不知朋友们注意没有,《红楼梦》书中说大观园有“三里半大”,除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很少有这么大的,西溪的“五院”、“三庵”、“三馆”风景区连在一起,直径大约就是“三里半”左右(见图四)。西溪本来不是一座园林,但清初的西溪却到处都是优美的园林建筑,整体上构成一幅天然图画。书中宝玉题咏大观园时,始终强调“天然”的可贵,反对“人力穿凿”,可见西溪作为《红楼梦》大观园原型的原始风格,也可清楚看出《红楼梦》作者洪升的审美观点。

  今天的杭州西溪公园,作为湿地保护区在加快建设。朋友们现在去西溪实地考察,很难直观看出大观园原型的模样,因为清初的建筑绝大多数已经荡然无存了,必须拿着笔者这幅“导游图”,按照图上的标示,逐一去做实地历史调查,方能看出大观园原型的本来模样。西溪不难去,沿着天目山公路行使,直奔蒋村,大观园的全部原型都在蒋村的南面和西南面,留下、五常、蒋村三个乡镇交界的地方。大观园的山水形势是“衔山抱水建来精”,这里恰是“衔”老和山,“抱转山河”的形势; “芳园筑向帝城西”,这里恰好位于杭州城区的西面,《红楼梦》作者早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大观园原型的方位。杭州是古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正所谓“帝城”。

  图一:大观园原型西溪湿地现状图

  图二:大观园五院三庵三馆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三:大观园全部景点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四:大观园三大风景区宏观位置示意图

  2005年8月于长春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