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陕西小吃小识录》原文及赏析

【导语】:

《陕西小吃小识录》是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关于《陕西小吃小识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吧。

  乾县锅盔

  关中八怪之一:烙馍像锅盖。盖为平面,盔为凸形,且硬,敲之嘭嘭,如石如铁。一年,有少年从外婆家携锅盔回,中途下冰雹,皆蛋大砸死许多鸡羊,少年头顶锅盔,有安全帽之功能,行十里路,身无伤损馍无破裂。

  坚硬,食之却酥,没牙的老人尤其喜爱,窝窝嘴蠕蠕而动,愈嚼愈出味。

  用料简单,若面粉十斤,水便四斤,硷面七钱,酵面可夏七两,冬斤半,春秋一斤。制法也简单,却必须下苦力,按季节掌握水温,先和成死面块,放在案下用木杠压,使劲压,边折边压,压匀盘倒,然后切成两块,分别加入酵面和硷水再压,再使劲压,直到人大汗淋淋,面皮光色润,用湿布盖严盘性。性起,面块分成每块一斤多重的面剂,推擀成直径七寸,厚约八分的圆饼,上鏊,三翻二转,表皮微鼓即熟。

  锅盔铺里,卖主称馍不用手折,而以刀割,刀是长叶马刀,割是斜面削割,大显大家风范。历来卖锅盔的未遭他人抢劫,刀具使一切歹人生畏,锅盔也随时能够当盾。

  据乡里传,锅盔为古军人所创。极是。

  辣子蒜羊血

  将羊扳倒,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热血接入盆中。用马尾箩滤去杂质,倒进同量的食盐水,细棍搅之,匀,凝结成块后改切成较小的块,投开水锅煮,小火,血固如嫩豆腐,捞出,呈褐红色,舌舔之略咸。

  至此羊血制成,可泡在清水盆里备用。

  清晨,或是傍晚,食摊安在小巷街头,摆设十分简单,一个木架,架子上是各类碗盏,分别放有盐、酱、醋、蒜水,油泼辣子、香油。木架旁是一火炉,炉上有锅,水开而不翻滚,锅里煮的是切成小方块的羊血羊血捞在碗里,并无许多汤,加各类调料便可下口了:羊血鲜嫩汤味辣、呛、咸,花椒、小茴香味扑鼻。

  咸阳有一人,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只是缺钱;也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只是有病。病不是大病,体弱时常感冒。中医告之:每日喝人参汤半碗,喝过半月即根除感冒。此人拍拍钱包,一笑了之。卖辣子蒜羊血的说:买羊骨砸碎熬汤每早喝一碗;再每晚吃羊血一碗吧。如此早晚不断,一月后病断。

  腊羊肉

  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太后仓皇出逃,避难西安,日坐御辇经城内桥梓口坡道,闻香停车,问:何处美味?答:铺里煮羊肉。便馋涎欲滴,派人购买,尝之大喜,后赏金字招牌:“辇止坡”。

  辇止坡的羊肉便是腊羊肉。本是百姓食物,太后竟也辇止;而在这以前,百姓更是早已马止、步止,故此食品更朝换代数百年流传不失。

  制作此肉,一腌:大瓷缸倒入井水,羊肉。带骨鲜羊肉,皮面相对折叠而放,撒精盐、芒硝。夏腌一至两天,春秋腌三至四天,冬腌四至五天,腌到肉里外色红。二煮:倒老卤汤多少,倒清水多少,辅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为料,旺火烧开,羊肉下锅,老嫩分别,皮面朝上,再烧开放盐,尔后加盖,武火文火煮四五个小时至肉烂。三捞:撇净浮油,将火压灭,焖半小时待汤温下降,用长竹棍挑肉。放入瓷盘。四滗:肉皮面上平放盘中,用原汁汤冲浇数遍,再小心以净布揩干。

  因为是当年慈禧所留的遗风吧,此肉渐渐进入上流宴席,且趋热愈来愈甚,已大有攀高枝之德性。近多年更有人以此作后门的见面礼,致使声名大坏。

  录者声明:有人曾非议腊羊肉,建议将其开除出小吃之列。但念其毕竟街巷有卖;况且,以送腊羊肉走后门,罪应在送肉人而不在腊羊肉本身,故不从。

  石子饼

  70年代,关中一农民有冤,地方不能伸,携此饼一袋,步行赴京告状。正值暑天,行路人干粮皆坏,见其饼不馊不腐。以为奇。到京,坐街吃之,市民不识何物,农民便售饼雇人写状,终于冤案大白。农民感激涕零,送一饼为其明冤者存念。问:何饼?说:石子饼。其饼存之一年,完好无异样,遂京城哗然。

  此饼制作:上等白面,搓调料、油、盐,饼坯为铜钱厚薄将洗净的小鹅卵石在锅里加热,饼坯置石上、上再盖一层石子,烘焙而成。其色如云,油酥醇香。

  同州人尤擅长此道,家家都有专用石子,长年使用,石子油黑锃亮。据传,一家有二十多年的油石子;到60年代,遭灾,无面作饼,无油炒菜,每次熬萝卜,将石子先煮水中便有油花,以此煮过两年。

  甑糕

  甑糕,用甑做出的糕也。甑为棕色,糕有枣亦为棕色,甑碗小而粗瓷,釉质为棕色,食之,色泽入目,和谐安心。做甑糕有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一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吃甑糕易上瘾。有一作家,黎明七点跑步,八点赴甑糕摊吃三碗返回关门写作至下午四点方停歇,数年一贯,写书十年,体壮发黑眼不近视。

  钱钱肉

  此肉知道的人多,品尝的人少,据说,即使在盛产的西府,一县之主每年也只有支配一个正品的权力。一般人便只能享用到此肉的下品了。

  下品者,腊驴腿。将失去役力的驴,杀之,取其四腿,挂架晾冷,淋尽血水,切块,分层入瓮,每层加土硝、食盐,最后压以巨石。越旬日取出,挂阳光下曝晒,等其变干,再以石块反复压榨,排尽水分,用松木水加五香调料煮熟。取出,用驴油及煮肉之原汁掺和,再加温,肉块在油汤中提提浸浸,然后将肉块晾至呈霜状之色。

  人言:吃五谷想六味。腊驴腿下酒之后,便鼻沁微汗,口内生津,故猜钱钱肉的正品不知何等仙品六味!钱钱肉正品据说更味美,且补虚壮阳,但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吃到,因其价昂且要有地位才能买到。

  钱钱肉正品何物炮制?叫驴之生殖器也。

  大刀面

  最有名的在铜川。

  刀:长二尺二寸,背前端宽三寸,背后端宽四寸,老秤重十九斤。

  切: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

  面:搓成絮,木杠压。成硬块,盘起回性,擀开一毫米厚薄后拎擀杖叠起成半圆形。

  艺高者胆大,挥刀自如,面细如丝,水开下锅,两滚即熟,浇上干“肉臊子”,一口未咽,急嚼第二口,一碗下肚,又等不及第二碗,三碗吃毕,满头热汗,鼻耳畅通,还想再吃,肚腹难容,一步徘徊,怏怏离去。

  铜川出煤,下矿井如船出海,乡俗有下井前吃长面,以象征拉魂。故至今矿区多集中大刀面馆。外地人传:卖大刀面的多姓关,是关公后世,或姓包,是包公后裔。此言大谬。铜川东关一家卖主,夫姓华,妇姓陈,皆是关公包公当年所杀之人的姓氏。问及手艺,答:祖传。再问:先祖出身?则马场铡草夫。

  油条

  油条为极普通之食品,小说中描写旧中国工人生活贫困,即言其食“大饼油条”。但不料十年浩劫之中,区区油条居然也成了“珍品”好在这已是过去的事。

  油条的原料为:面粉十斤,碱面一两,食盐二两,菜籽油三斤,白矾一两半。将盐、碱、矾溶化在六七斤温水里,后徐徐倒入面内和成絮状,再扎成面团,窝二十分钟后再糅合一遍,至面色光亮,再窝。炸时切面一块于案板上,捋成长条。有走棰,两头细中间粗的物件,擀成宽二寸厚二分的长条片,那么三指头一蘸,将油条来回一抹,快刀横剁为若干小条。而小条有阴阳,两个一叠用筷子一压,逼使结合,再两手提起摔打拉长约一尺时,捏紧两头入油锅。

  其做法真令人想起包办婚姻,但经油一炸,两根面条相缠相粘,合二为一,活该是先结婚后恋爱了。

  吃油条必喝豆浆。

  西安北大街一卖主讲:来他店里的食客多为夫妇,一人一碗浆,两根油条,而常有一男一女买两碗浆一根油条的,你吃半截,我吃半截这必为少男少女,初恋情人也。

  泡油糕

  清花水一斤六两,熟猪油五两,上等面二斤,水烧开油搅匀形如乳浊状汤火面成团。凉开水五两,掺入面团揉搓不已,使溶胶状为凝胶状,包馅料入油锅。炸出,色泽乳白,表皮蓬松,形似一堆泡沫,恰如蝉翼捏成。

  吃泡油糕,不可性急。性急者,咬一口便咽,易烫前心。糖馅溢流顺胳膊到肘部,扬肘用舌舔之,手中油糕的糖馅则又滴下,烫痛后心。

  揽饭

  南瓜老至焦黄,起一层白灰的,摘下洗净切为小块,于日头下晾晒半晌。绿豆当年收获、饱满锃亮如涂漆的,簸净淘搓三四次,用温水浸泡一晌,起火烧锅,绿豆在下,南瓜在上,水与南瓜平齐。以蒸布蒙锅盖,小火半晌,揭盖用铲子将绿豆南瓜搅混捣为粥状,即成。

  此食做法简易,重在选料。虽看来不伦不类,食之却甜而鲜香。

  揽饭流行于秦岭山区,但平日不易吃到。吃则须贵客上门。冬食之可暖胃,夏食之能祛暑。有中医鉴定:久吃此食,身不出疮疔,足不得脚气。

  圪坨

  圪坨,陕北语,关中称麻食、猴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圪坨煮出,干盛半碗,浇羊肉汤,乃羊腥圪坨。

  吃圪坨离不开羊肉汤,民歌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紧跟上”之句。

  圪坨是一种富饭,羊肉汤里有什么好东西皆可放,如黄花、木耳、豆腐、栗子。

  此物有一秉性:愈剩愈热愈香。但食之过甚则伤胃,切记。

  跋

  古人讲:君子谋道,小人谋食;在《陕西小吃小识录》的写作中,我几次为我的举动发笑了。却又一想,未必,吃是人人少不了的,且一天最少三顿,若谋道不予食吃,孔圣人也是会行窃的,这似乎就如封建年代里苏东坡所说的,为官并不就是耻事,不为官并不就是高洁一样。更有一层,依我小子之见,吃也是一种艺术。中国的饭菜注重色、形、味,这不是同中国画有一样的功能吗?当物质的一番滋味泛在口中,而精神的一番滋味泛在心头,这又是多么于人生有实益的事情啊!

  陕西这块浑厚的黄土,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物产不同,气候不同,构成了它丰富奇特的习尚风俗,而各地的小吃正是这种习尚风俗的一种体现。由此,当我在作陕西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考察时,小吃就不能不引起我的兴趣了。十分庆幸的是,兴趣的逗引,拿笔作录,不期而然地使我更了解了我们陕西,了解了我们陕西的人的秉性,也于我的创作实在是有了非浅的受用呢。

  需要声明的是,《陕西小吃小识录》陆续在《西安晚报》刊出后,外地很有些读者食欲受刺激,来信要来陕西,一定要逐个去吃吃品品,而一些烹饪学会一类的专门组织又邀我去做顾问,真以为我是能做善吃的角色。这便大错了。老实说,我是什么饭菜也不会做的,于吃又极不讲究,只是我请教了许多小吃师傅,用文字记录下来罢了。而这种记录,又只能是陕西小吃的十分之一还要少,又都是我个人自觉得好吃好喝的。这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

  所以,当我这个专栏结束之后,真希望每一个小吃师傅动手做了别忘了来写,每一个食客动口吃了亦别忘了来录。这么扩而大之,广而久之,使天下人都能吃在陕西,写在陕西,艺术享受在陕西,爱在陕西。

  【导读】

  舌尖上的陕西小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吃乃天下头等大事,不把肚子填饱,怎有力气做其他事情?或许,现在把这句话再拿出来强调吃的重要性,大多数人会嗤鼻。所以,我们要学贾平凹,把吃当作一种艺术,“当物质的一番滋味泛在口中,而精神的一番滋味泛在心头,这又是多么于人生有实益的事情啊!”

  把吃看作艺术,其艺术性体现在哪里呢?第一、中国菜讲究色形、味,尤其是对色和形的追求,颜色如何搭配才赏心,如何摆盘才悦目,这些都堪称是艺术的追求。第二、每种菜系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域物产、气候、民族等有极深远的渊源关系。研究吃食,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吃为窗口,来做民俗调查,这也可称为艺术。第三、欲真正了解吃,除了品尝,还得了解如何做出来的。这就涉及到厨师。厨师是一种雅致的称呼,厨师也分等级,适合出现在星级餐厅。民间称“厨子”或者“师傅”,许多隐于民间的师傅是地道的手艺人,他们对制作食物的要求几近苛刻,他们的手艺也是艺术。如此种种,贾平凹的这篇《陕西小吃小识录》,不是简简单单的美食文章,而是一篇艺术之文,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说“吃在陕西,写在陕西,艺术享受在陕西,爱在陕西”。

  文章一共收录了陕西的22种民间小吃。介绍每种小吃时,它的材料、工艺流程、注意事项,择其精要而叙述。若有与小吃有关的趣事,例如名称由来、曾受何人赏识,也娓娓道来。我们选择其中两种小吃,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凉皮子。这是地道的陕西小吃,现在当然是不分地域,天南海北,街头小巷,都可见凉皮子的俏丽身影,为显示正宗,会在“凉皮”前冠以“陕西”或者“西安”二字。作者介绍凉皮时,先讲了凉皮的一个特性,吃者,男食客绝少,女人多。若是依中医理论,食物的确分阴阳,可是这凉皮尤为女性偏爱,与中医无关。接着讲制法。在讲制法时,作者和讲其他小吃的制法一样,坚持的是“分量一清二楚,步骤井然有序”。制法是小吃成名吃的关键,来不得半点马虎,半点虚头。从凉皮子的制法来看,较为精细,“……陆续加水和稀,加盐,加碱,稀浆用勺扬起能拉成筷子粗细的条为宜……”这精细的制法没有陕西粗犷的特质,更有些江南细点的身影,不知是不是被男性不屑、被女性偏爱的原因之一。接着,作者讲卖主卖凉皮子时不用称,三个指头一捏,三下一碗,碗碗平等。“捏”特别形象,凉皮子爽滑,用筷子挑或者勺子舀,都是费力费时见效少,不如用手捏来得爽快。凉皮子是白色的,勾不起人的食欲。卖主会加绿豆芽、盐、醋、芝麻酱、辣子油。这样一来,白的凉皮子、绿的豆芽、黑红的醋、灰黄的酱、红的辣子油,色彩一下丰富起来,最后呈现在吃客面前的是“白者青白,红者艳红,未启唇则涎水满口”。最后,作者提出一忠告:吃凉皮要带手帕,吃完凉皮要用手帕擦嘴,否则一嘴沿红色,伤体面。这里和开头介绍凉皮子的特性形成呼应,食者多女性,当然要注意自己的仪态。

  油条。油条也是较为普遍的小吃,并不局限于陕西。为何会被作者收录进《陕西小吃小识录》,想来总有些不同之处吧。在讲制法时读着作者尽可能精确的文字表述,觉得油条造型那么简单的小吃,做起来也是极其繁琐,食材的分量、水的温度、时间的把握、尺寸的大小都有规定,哪一环节出差错,油条的外形、口感都受影响。更有讲究的是,“而小条有阴阳,两个一叠用筷子一压,逼使结合,再两手提起摔打拉长约一尺时,捏紧两头入油锅。”“其做法真令人想起包办婚姻,但经油一炸,两根面条相缠相粘,合二为一,活该是先结婚后恋爱了。”作者真是幽默,讲着小吃,想到婚姻,讲的是油条的制作,偏写出男女组合的意思来,怪不得说“小条有阴阳”。讲吃凉皮子时,作者是提出忠告讲吃油条时,作者是给出良策,吃油条必喝豆浆。豆浆油条是中国人早餐桌上的传统经典搭配,有如西方的牛奶面包。是口感更佳还是更营养,并不清楚。然而,陕西人吃油条配豆浆比其他地方人更有讲究食客若是夫妇,一人一碗豆浆,两根油条。若碰到一男一女买两碗豆浆,合吃一根油条的,必是少男少女,初恋情人。油条在陕西,已经不是简单的充饥的小吃,已然带有爱情的象征意味。粗犷豪爽的陕西人也有细腻柔情的一面。

  除此之外,其他二十种小吃,作者都像展览一件件艺术品似的娓娓道来,突然觉得阅读该篇文章,最是“受罪”,只看得却吃不得,只能边看边内心发誓:去陕西,手拿贾平凹的《陕西小吃小识录》,吃完一种,勾去一种,等全部勾完,心满意足地凯旋。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原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小公务员之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 《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原文

    《我的叔叔于勒》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我的叔叔于勒》原文哪里有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 海明威《塞纳河畔的人们》小说原文

    塞纳河畔的人们 从勒穆瓦纳红衣主教路的尽头走到塞纳河有很多条路。最短的一条是沿着这条路径直往前,但是路很陡,等你走上平坦的路

    2022-04-27

  • 海明威《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小说原文

    莎士比亚图书公司 在那些日子里,我没有钱买书。我从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出借书籍的图书馆借书看。莎士比亚图书公司是西尔维亚比奇开

    2022-04-27

  • 海明威《迷惘的一代”》小说原文

    迷惘的一代 为了享受那里的温暖,观赏名画并与斯泰因小姐交谈,很容易养成在傍晚顺便去花园路27号逗留的习惯。斯泰因小姐通常不邀请

    2022-04-27

  • 海明威《斯泰因小姐的教诲》小说原文

    斯泰因小姐的教诲 等我们回到巴黎,天气晴朗、凛冽而且美好。城市已经适应了冬季,我们街对面出售柴和煤的地方有好木柴供应,许多好咖

    2022-04-27

  • 海明威《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小说原文

    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 当时有的是坏天气。秋天一过,这种天气总有一天会来临。夜间,我们①?只得把窗子都关上,免得雨刮进来,而冷

    2022-04-27

  • 海明威《潜流》小说原文

    潜流 斯托伊弗桑特宾对开门的女佣咧嘴一笑,正如每次斯托伊弗桑特宾咧嘴一笑时一样,对方也以粲然一笑回报他。 多萝西小姐很快就下楼

    2022-04-27

  • 海明威《梣树树根的腱》小说原文

    梣树树根的腱 从前还 不太开化的时代流行过一句谚语:Invinoveri-tas。①它大致的意思是说,在损人的杯中物的影响下,人能涤去拘谨和习

    2022-04-27

  • 海明威《一个在爱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造像》小说原文

    一个在爱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造像 故事一则 高架列车铁轨正好从办公室开着的窗户下经过。铁轨对面有另一幢办公楼。火车沿铁轨而行

    2022-04-27

  • 海明威《十字路口》小说原文

    十字路口 肖像选 波琳斯诺 波琳斯诺是我们湖湾区①曾有过的唯一的漂亮姑娘。她犹如一朵百合花从粪堆上直直地生长绽放开来,身体轻

    2022-04-27

  • 海明威《雇佣兵》小说原文

    雇佣兵 故事一则 要是你对在马克萨斯群岛②采珍珠的条件,对筹划中横穿戈壁滩的铁路上谋份差事的可能性,或者对那些以热的辣味肉馅玉

    2022-04-27

  • 海明威《大陆来的大喜讯》小说原文

    大陆来的大喜讯 ①《大陆来的大喜讯》是又一篇以古巴为背景的完整的短篇小说原编者注 接连吹了三天南风,王棕树灰色的树干在狂风里

    2022-04-27

  • 海明威《有人影的远景》小说原文

    有人影的远景 那座公寓里情况奇怪极了。电梯自然已经停开。连电梯顺着上下的那根钢柱都已经弯了,那六层大理石楼梯也有好几级已经

    2022-04-27

  • 海明威《岔路口感伤记》小说原文

    岔路口感伤记 我们是在中午前到达岔路口的,还 开槍误杀了一个法国老百姓。这人当时正快步穿过我们右方的田野,他已经过了农家房子,才

    2022-04-27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