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也致张兴让》原文及鉴赏

【导语】:

兴让伙计: 这样称呼你,是因为我们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那时我们就这样称呼,如今还这样称呼,不知尊意如何? 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种风气,哪怕是比芝麻还小的官儿,你不称呼他的官职,他就给你脸

  兴让伙计:

  这样称呼你,是因为我们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那时我们就这样称呼,如今还这样称呼,不知尊意如何? 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种风气,哪怕是比芝麻还小的官儿,你不称呼他的官职,他就给你脸子看,“张干事”、“李秘书”、“赵副收发”,我叫不出,别人叫我“吴编辑”、“吴记者”,我也脊梁骨冒凉气,浑身起鸡皮疙瘩。至于那些自己当了什么官,就不许再有相同的称呼,近乎小国之君的霸道行径,则真有点令人齿冷了。

  我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在《杂文报》上看了金戈同志的《致张兴让书》,是他启发了我。中国人历来有趋炎附势的毛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过去当了状元,到大街上选媳妇,或将相之家的闺秀抛球择婿之类的把戏,我以为都是扯淡,许多不如状元、不是大家闺秀的人,刚刚小有名气,就愁得连情书也读不过来,连“学生”也收不完。借着名人,“好风凭借力”,的确是一条省力的捷径,不然为什么首长的秘书、大官的子女以及那些名人的“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如今都这样吃香呢?老兄如今大名鼎鼎,对成捆的书信、记者的采访、作家的深谈、同行人的取经、本乡人的求见、首长的接待、各种各样的庆功,不知如何应付?你有糟糠之妻,想来不会有第三者插足,不过也要小心那些酸不溜溜的东西!

  对于英雄模范,我心里一直是十分敬仰的。自己做不了英雄模范,但又的确热望我们的民族多出一些英雄模范。不过对于英雄模范,我很少欢呼,有时听他们的“全场热烈鼓掌”的报告,鼓掌时也只是轻轻的一下、两下,倒不是怕手疼(顺便告诉老兄:我个人有一锻炼身体的妙法,就是到僻静处去鼓掌,狠劲地鼓,鼓得麻酥酥的,就会浑身带劲,不妨一试。),更不是出于什么嫉妒心理,而是我知道热烈鼓掌的人太多了,气氛太热烈了,常常使人昏昏然,飘飘然,悠悠然,胀胀然!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建国以来我们经见过了不少英雄模范,“善始善终”者实在不多,究其原因,往往不在于他们个人品质上有什么问题,而是鼓掌的太多,喊口号的太多,送锦旗的太多。古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看是“吹捧太多,必然完蛋”。这个教训不是我自己总结的,许多人大概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然为什么那些年报纸上宣传的、最了不起的英雄模范都是在他们向马克思报到以后或得了癌症就要去报到的时候才宣传呢,是不是只有他们才不会为鼓掌、欢呼、摇旗呐喊所“改变颜色”,“盖棺论定”才算“论定”矣!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空气的净化,涌现了不少活生生的英雄模范人物,可喜可贺!但是也有些人昙花一现,浮而即沉,步鑫生是大家都知道的了,贵市说不定也有类似的悲喜剧。在这当中,有些当初狠劲鼓掌的人,正是后来指鼻子挖苦的人。我们的民族似乎有这样一种“美德”,就是喜欢“看热闹”,喜欢“凑热闹”。两个人挥拳动手,旁边围一堆人呼喊加油,称赞这个好汉,那个英雄,当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倒下以后,这些人又会摆出诸葛孔明的面孔:“我早就料定他不行。”不知兴让兄身边可也有类似的 “常胜将军” ,小心一点就是了。

  至于那一万元,既然你已决定“独吞” ,我想无须再废话了。至于把你这样的做法也说成是什么英雄行为,说什么“面对陈腐观念和世俗偏见,你张兴让来了个 ‘不兴让’……是你的高明之处” ,本人不敢附和,老兄就姑且听之吧。人在“发紫” 的时候,总有人说紫比红更美就是了。目前社会上的万元户、十万元户多的是,你张兴让得一万元“辛苦钱”,又何必今天说,明天讲,非到天安门上去宣布不可呢! 况且今天还不是喊“先富起来万岁” 的时代。

  苏轼在《谢馆职启》中说: “名重则于实难副,论高则与世常疏。” 前一句赠你,后一句留我自用。共勉!

  (1988年6月10日《杂文报》)

  赏析 杂文写作既要有求同思维,又要有求异思维,恐怕后者要更多些。当社会上有一股什么“风”的时候,杂文作者往往要从另一方面进行思索,把那被人忽视的一面指点出来: “喂,你走得有点偏了,请注意,不要跌跤。”这样一来,舆论就不会那么一律,就可以有所比较,分辨优劣得失,防止出现大的偏差。这种多方位的观察和思考,是杂文的一大优点,杂文的一种特有的功能。吴昊这篇杂文就是独辟蹊径,和另一作者进行争辩的。当时,张兴让的“满负荷工作法”已闻名全国,他荣获全国劳模称号,是上了电视银幕,和国家领导人握了手的。对这样的新闻人物,谁能公开在报纸上说个不字呢?就连他敢于收下一万元的奖金,也有不少文章接连予以颂扬。这时,吴昊出来,叫一声“兴让伙计”,你不要头脑太热了,你看到步鑫生的浮而又沉吗?你研究过那众多劳模的兴衰史吗?要注意“吹捧太多,必然完蛋”。这话无比直率,不大好听,但可以使人清醒。吴昊作为《人民日报》的一位编者,掌握了大量的情况,对现实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分析,所以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引人警觉,发人深思。这篇杂文的意义,就超出了是否该拿一万元奖金的问题,而是触及到了一个先进企业家应如何对待自己以及社会又如何对待先进企业家的问题,它告诉人们,不要一味吹捧先进人物,更必要的是及时进点忠言,使其更加谦虚谨慎,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这篇杂文具有较大的普遍意义。

  看来,这求异思维是杂文作者应加以特别研究的。它能在顺利时看到暗礁,在有利时看到不利,反之,也能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不利时看到有利。求异思维就是摒弃各种表面性、片面性,进而认识事物的更深层的东西,是认识的深化。与此相反,有些作者习惯于赶气候,一看到上边有什么新精神,就找事例加以证明,少有新意,这样的文章也可能见报,但易于形成一阵风,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有害。这应是杂文的一忌。

  吴昊这篇杂文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就是敢于说真心话,坦率,热情,没有一点官腔官调。特别是这篇文章,和老朋友敞开思想,促膝深谈,把自己的心全掏出来了,毫不转弯抹角。所以读起来,象吃冰淇淋一样的畅快。吴昊对自己的杂文风格有一个概括,就是“质朴”二字,我看还可以加上两个字,就是“真诚”。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原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小公务员之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 《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原文

    《我的叔叔于勒》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我的叔叔于勒》原文哪里有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 海明威《塞纳河畔的人们》小说原文

    塞纳河畔的人们 从勒穆瓦纳红衣主教路的尽头走到塞纳河有很多条路。最短的一条是沿着这条路径直往前,但是路很陡,等你走上平坦的路

    2022-04-27

  • 海明威《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小说原文

    莎士比亚图书公司 在那些日子里,我没有钱买书。我从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出借书籍的图书馆借书看。莎士比亚图书公司是西尔维亚比奇开

    2022-04-27

  • 海明威《迷惘的一代”》小说原文

    迷惘的一代 为了享受那里的温暖,观赏名画并与斯泰因小姐交谈,很容易养成在傍晚顺便去花园路27号逗留的习惯。斯泰因小姐通常不邀请

    2022-04-27

  • 海明威《斯泰因小姐的教诲》小说原文

    斯泰因小姐的教诲 等我们回到巴黎,天气晴朗、凛冽而且美好。城市已经适应了冬季,我们街对面出售柴和煤的地方有好木柴供应,许多好咖

    2022-04-27

  • 海明威《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小说原文

    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 当时有的是坏天气。秋天一过,这种天气总有一天会来临。夜间,我们①?只得把窗子都关上,免得雨刮进来,而冷

    2022-04-27

  • 海明威《潜流》小说原文

    潜流 斯托伊弗桑特宾对开门的女佣咧嘴一笑,正如每次斯托伊弗桑特宾咧嘴一笑时一样,对方也以粲然一笑回报他。 多萝西小姐很快就下楼

    2022-04-27

  • 海明威《梣树树根的腱》小说原文

    梣树树根的腱 从前还 不太开化的时代流行过一句谚语:Invinoveri-tas。①它大致的意思是说,在损人的杯中物的影响下,人能涤去拘谨和习

    2022-04-27

  • 海明威《一个在爱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造像》小说原文

    一个在爱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造像 故事一则 高架列车铁轨正好从办公室开着的窗户下经过。铁轨对面有另一幢办公楼。火车沿铁轨而行

    2022-04-27

  • 海明威《十字路口》小说原文

    十字路口 肖像选 波琳斯诺 波琳斯诺是我们湖湾区①曾有过的唯一的漂亮姑娘。她犹如一朵百合花从粪堆上直直地生长绽放开来,身体轻

    2022-04-27

  • 海明威《雇佣兵》小说原文

    雇佣兵 故事一则 要是你对在马克萨斯群岛②采珍珠的条件,对筹划中横穿戈壁滩的铁路上谋份差事的可能性,或者对那些以热的辣味肉馅玉

    2022-04-27

  • 海明威《大陆来的大喜讯》小说原文

    大陆来的大喜讯 ①《大陆来的大喜讯》是又一篇以古巴为背景的完整的短篇小说原编者注 接连吹了三天南风,王棕树灰色的树干在狂风里

    2022-04-27

  • 海明威《有人影的远景》小说原文

    有人影的远景 那座公寓里情况奇怪极了。电梯自然已经停开。连电梯顺着上下的那根钢柱都已经弯了,那六层大理石楼梯也有好几级已经

    2022-04-27

  • 海明威《岔路口感伤记》小说原文

    岔路口感伤记 我们是在中午前到达岔路口的,还 开槍误杀了一个法国老百姓。这人当时正快步穿过我们右方的田野,他已经过了农家房子,才

    2022-04-27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