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介绍

【导语】:

《上海的早晨》是周而复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关于《上海的早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上海的早晨》主要内容

  第1部:1949年春,上海刚刚解放。资本家们惶恐不安。沪江纱厂的总经理徐义德亦是忧心忡忡。早在解放军还未攻打上海的时候,他就想好了自己的退路。然而他终于没有走,他放不下在沪的家产。为了自身利益,他处心积虑地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对抗着。然而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并没断绝资本家的财路。经济的不断发展,又膨胀了徐义德的政治野心。

  为了挤进上海工商界上层聚集的“星二聚餐会”,他不惜一切手段。终于挤进“星二聚餐会”后,徐义德结识了批工商界显要,有马慕韩、潘信诚等。事实上,“星二聚餐会”便是这样一些资本家对付中国共产党的参谋部。徐义德为了扩大在“星二聚餐会”的势力,又将他二姨太的弟弟朱延年拉了进来。朱延年是位药品奸商,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敌视态度是十分顽固的。

  第2部:进入20世纪50年代,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开始了。以长宁区委统战部部长杨健为队长的检查队进驻沪江纱厂。在检查队的领导下,工人们与徐义德展开斗争,纷纷揭发徐义德的“五毒”不法行为,控诉他在国家原棉中掺假,非法牟利,且使劳动强度增大并借机挑拨工人关系等罪行,深受其害的女工汤阿英率先喊出了斗争的口号。杨健与年轻的厂党支部书记深入开展工作,使深知徐义德底细的工程师韩云程幡然悔悟,与徐义德彻底决裂。

  在斗争大会上,会计勇复基也交出了徐义德的黑账。在斗争运动中,徐义德消极抵抗,企图蒙混过关,但最后在发动起来的群众和揭发出来的事实面前,他不得不认识到,除了坦白交代,争取宽大处理,他别无选择。在福佑药店,朱延年却顽固不化,对抗到底。在黄浦区“五反”运动坦白检举大会上,他的罪行被店里的进步青年童进揭发出来,当场被捕,入狱后拒不认罪,走上了自绝于人民的死路。

  “五反”运动胜利结束,工人们生产积极性高涨,资本家垂头丧气,徐义德消极抵制生产等伎俩也行不通了。

  第3部:“星二聚餐会”早在“五反”运动中自行解散。运动结束后,徐义德召集冯永祥、马慕韩、潘信诚等举行家宴,幻想着私营企业的前景。但民主改革运动接踵而至。以杨健为队长的民主工作队再次进驻沪江纱厂,以废除不合理的旧制度、提高工人阶级觉悟为宗旨,展开工作。杨健与余静配合工作,发动群众,控诉旧社会的罪恶。

  随着民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人群众的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苦大仇深的女工汤阿英,在余静等人的帮助下,进步很快,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研究、对付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确保资本家的利益,冯永祥、马慕韩等人成立了棉纺界联谊会,并在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分会中谋取了重要位置。徐义德此时又故伎重演,通过冯永祥成为民建分会委员,以期得到政治资本和自我保护屏障。

  第4部:随着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提到议事日程。这势态使正准备扩大产业的徐义德大为心悸。他听说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化只没收生产资料而不涉及生活资料时,甚至想逃往香港,走他当初的退路。当他了解到公私合营只是和平改造而不同于土地革命时,又改变了主意,他想先搞公私合营,扩大自己的经济势力,以引起政府的注意,为他在公私合营时增加资本,捞取利益和地位。

  马慕韩对公私合营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但在冯永祥、徐义德等人的劝阻和压力下,也对政府采取了拖的政策,最终还是因怕失去表现进步的机会和影响个人前途,率先在棉纺业中走上了公私合营之路。

  在马慕韩的带动下,上海市其他私营棉纺企业厂家,也都很快完成了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沪江纱厂也不例外,尽管徐义德并不心甘情愿。工人们欢天喜地,余静成为纱厂的公方代表,并与志同道合的杨健结为夫妻,潜藏的国民党特务陶阿毛也被揪了出来,工人阶级队伍得到了净化。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任何人也阻挡不了。沪江纱厂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与其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私营企业一样,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上海的早晨》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49年的春天,周而复到即将解放的上海工作,他想写一部有关上海工人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以反映上海的变化,但要求没有被批准,他被分配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工作。1949年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前夕,周而复随华东局负责同志邓小平等一同进入上海。上海解放不久,华东局决定成立统战部,陈毅市长兼任部长。一天下午,陈毅约周而复到市长办公室谈话。他派周而复进入统战部,参加文艺创作的实际工作。到统战部任职后,周而复天天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和各民主党派上海地方负责人以及各界爱国人士接触,他在工作中要和上海各阶层人士交流,周而复总要将当天经历的最深刻的人和事写进素材记录本里。

  上海发生的巨变,使周而复在1952年春,开始构思小说《上海的早晨》。他原打算写一部反映上海工人阶级成长及其和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的长篇小说,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写起,止于1952年,以“五反”运动作为高潮结束,计划篇幅10万字,以一部或者分上、下两部来写。但后来他发现“五反”运动以后,民主改革、总路线和公私合营等接踵而至,到1956年1月20日,对全上海私营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才初步胜利完成。在此期间,上海和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将资产阶级私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也即公有制。“五反”运动只是变化的过程,而不是高潮,更不是最终目的,为此他决定改变原构想,以再现人类历史上的这个空前变化——阶级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4]

  创作过程

  1952年夏,“五反”运动已接近尾声。周而复动笔开始写作,他每天清晨写作两三个小时,加上节假日的时间,直至1954年3月13日终于写出了《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初稿。他将初稿放入抽屉,准备一、两年后修改、完善。之后,他开始写第二部提纲和每一章的提纲。

  1952年金秋时节,周而复利用休假,前往黄山,住进散花精合,开始创作第二部。但假期没有结束,第二部也只写了一部分时,他接到了出访印度等国的通知。访问结束后,他来到武康县境内的莫干山,按照原先的写作提纲,继续写作。1956年9月3日,第二部在上海完稿后,他将第二稿放进抽屉。

  1957年11月12日,周而复将第一部初稿修改完毕。

  1958年,《上海的早晨》第一部被《收获》双月刊全文发表,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的早晨》第二部部分章节先在文艺刊物发表和《北京晚报》连载,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单行本。

  1957年春,周而复开始写第三部小说,但他工作繁忙,直至1961年底,第三部还未完成。时逢他患有慢性肝炎,前往厦门就医,除治病外,其余时间他进行第三部的写作,并修改已经出版的第二部。

  1962年4月,他将完稿后的第三部放进抽屉里。与此同时,他开始写第四部。第三部修改后,1965年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准备出版,但由于还需要改动,他继续修改。然而他还没改完,就卷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1968年2月21日,“造反派”对周而复及其《上海的早晨》进行攻击、批判。

  1973年8月,周而复被“解放”回到北京,恢复了党组织生活,但一直未分配工作。

  1976年夏,受唐山大地震余震的影响,正患肠胃溃疡病的周而复先转到南京,后移往武汉治疗。在武汉,他每天早上3点起床,伏案修改《上海的早晨》第三部,直至上午9时停笔。

  1976年10月上旬,周而复将第三部改完后应广州的朋友之邀,转赴广州赶写第四部的第二稿。

  1976年11月,他返回北京,后来周而复先后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

  1979年,《上海的早晨》第三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0年,《上海的早晨》第四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